作者:FY飛揚
寒冷的大冬天,康熙在皇宮的金鑾殿乾清宮召見了遊歡,讓他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帶上厚禮去遼東慰問金無敵。
其實康熙給他了一道秘密聖旨,表面是去慰問三軍大元帥,暗中乃為了解金無敵的情況;以防不測;必要時殺之。
遊歡雖然右手廢了,療養一段時間後已經恢復的不錯;他領旨前往。
此時,三藩基本消除,康熙利用他們的矛盾和不信任,招安了耿精忠,最後還是不放心,怕耿精忠反覆無常,後來找了一個理由把耿精忠殺了。
康熙此舉乃一石三鳥之計;第一安撫了臺灣鄭家,為以後談判讓鄭家歸順朝廷有了好的基礎;畢竟耿精忠夥同他人殺了神龍不悔;鄭經是會感謝的。
第二安撫了遠在西域的晴兒,耿精忠殺了董晴兒的外公何一刀,又殺了神龍不悔;就算康熙不殺他,這個最狡猾的藩王也難逃一死,康熙提前這麼做了,也算對晴兒有個交代。
第三也算是安撫了康熙自己,他最怕的是自己皇權不穩,現在吳三桂已死,耿精忠不死豈能心安?
尚可喜很有自知之明,他並不想和朝廷作對,在他兒子尚之信掌握權利時,他不得已告老還鄉;最後,病死在廣州;尚之信後來被康熙編了個謊言召進宮裡賜死。
吳三桂死後,清朝大軍攻破雲南昆明,繼承王位的吳三桂孫子吳世凡被迫自殺;歷經8年的三藩之亂在康熙的操縱和正確指揮下,終於被平定。
康熙非常清楚金無敵和遊歡的師兄弟關係,他也很清楚二人一直是明爭暗鬥,素來不和;現在最大的威脅已經除去;是該兌現當初給晴兒的承諾---殺了金無敵。
康熙怎麼會忘記自己年少時,被金無敵追殺的危機之路;他也清楚二皇子福全的真實身份,隱忍不發不是不想,而是沒有到時候。
就算晴兒不要金無敵的性命,康熙早晚也會除掉他,這是皇權之爭,豈能心軟?
福全已經被自己下毒死了,只是為了皇家顏面不能說他中毒而死;對外宣稱福全是病死的,而且康熙還厚葬了福全,這一切是做給外人看的,更是做給金無敵看的。
金無敵沒有想到自己的隱私全被康熙知道,他小看了康熙的能力;現在康熙派遊歡去見金無敵,也是酌情而動。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操縱權術的功夫,康熙皇帝運用到了極致;他私下裡又800里加急下了一道密旨送往西域,交給晴兒,讓她也去遼東,處理金無敵。
一場最大的廝殺即將開始,遺憾的是晴兒和飛揚剛好錯過;晴兒從西域去遼東,飛揚從遼東去了西域。
晴兒安頓好門派之事後,獨自一人快馬加鞭去了遼東。
遊歡也從京城出發了,他心裡恨金無敵,也恨康熙;現如今讓自己去完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這也是康熙的心機所在和毒辣之處。
以遊歡當下右臂傷殘的情況下,根本殺不了金無敵;更何況遼東全是金無敵的勢力範圍;就算殺了也很難活著回來。
遊歡心機很深,但是他的一切行為也都在康熙的掌握之中,因為遊歡手下最信任的戰狼,早已悄悄投靠了康熙皇帝。
康熙這招叫“螳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希望金無敵和遊歡拼個兩敗俱傷,然後董晴兒去收拾殘局;以她的實力殺了金無敵應該沒有問題,這點康熙早考慮好了。
好在董晴兒與自己皇權爭霸沒有關係,康熙知道晴兒會和無極天師一樣,成為世外高人。所以,利用好董晴兒的神功可以做很多事,包括剷除金無敵,消滅遊歡,甚至西域邊防的大事今後都得依仗於她。
遊歡比晴兒先到遼東,金無敵見了四師弟遊歡也是格外高興,似乎皇帝帶來的嘉獎和貢品金無敵一點都不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