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廚師不是法師

01第一章夜班

“師傅們,來菜嘍!”隨著傳菜的服務員一聲大喊,後廚之中的十幾名廚師不禁眉頭一皺。

苗強從兜裡拿出手機看了下時間後,自言自語道:“這都晚上九點多了,咋還上客人那。”

他身旁炒粵菜的老廣,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阿強啊,你係新來滴,可能還不雞道。這個鬼地方的飯口,要比其他飯店長的多,尤其系晚上的飯口,有的時候能拖拉到十一點多,你慢慢習慣就好了。”

這時砧板已經把選單分好,川菜的廚師見狀,嘻嘻笑道:“哈哈,就幾小毛炒,沒有川菜。三個粵菜,兩個魯菜。”

看著他一臉得意的樣子,苗強說道:“不用你得意,一會來的沒準全是川菜,什麼費事來什麼。”

川菜師父聽後嘿嘿一笑,對苗強說道:“先看看你的菜吧。”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他的話音一落,切墩的小徒弟對他說道:“苗師傅,兩個全是過油的菜,一個鍋包肉,一個地三鮮,你整啊還是我整。”

苗強看著切墩的小五子笑道:“沒學會走哪,就想著跑了。老實抓你的菜吧,等你出徒後,我讓你給我炒副灶,到時候有你炸的。”

小五子聽後嘿嘿一笑,說道:“好嘞師父,你先來哪個,鍋包肉還是地三鮮?”

苗強看了他一眼,說道:“你咋沒記性呢,跟你說過多少遍了,遇到這樣的選單,當然是先做鍋包肉了,炸鍋包肉得用清油。要是先炸地三鮮的話,茄子一下鍋,油不就變色了嘛。”

小五子聽後,立即一縮脖子,吐了吐舌頭開始忙碌了起來。

在這裡要先簡單地和各位看官說一下,酒店的後廚裡面分工不同,每個工種的叫法也不同。切配這一塊,因為菜系不同,對於他們的叫法也不同,一般做京魯菜以及北方菜的廚師,他手下配菜的叫切墩。

而炒粵菜以及做南方菜的廚師,像什麼湘菜、川菜、杭幫菜、本幫菜、閩南菜、浙江菜之類的被稱之為砧板。

還有就是打荷,所謂的打荷,就是伺候師傅做一些抓湖、上漿,配小料等繁瑣事物。而且在廚師出菜的時候,還要負責盤式擺花,行話叫做打圍子。

除此之外,在廚房中還有,上雜、蒸鍋、水臺、麵點、冷盤等工種。

苗強就是一名做京魯菜以及北方菜的廚師,而他所在的飯店,是冰城數一數二的迎賓樓。

塔讀.APP,免費小說>.網站

要說這迎賓樓,可是有些年頭了,他的前身是日滿時期,小鬼子建的一棟憲兵樓,犧牲在這裡面的抗日誌士可不少。建國以後,這裡便改成了國營飯店,從那時候起,這裡就叫迎賓樓了,以接待前蘇聯專家為主。

文革時期,迎賓樓被紅衛兵徵用,被迫停業了一段時間。一直到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後,迎賓樓從國營飯店搖身一變,承包給了個人。

承包迎賓樓的老闆叫做張春來,張春來接手迎賓樓後,苦心經營多年,使其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大館子。直到年紀大了,幹不動了,才把他傳給了現在的老闆,也就是他的孫子**。

這個**,是一名留學回來的八零後。他接手迎賓樓之後,大刀闊斧的進行了一番改革。光在裝修上就花了一番心思,當時在南方流行室內園林景觀,於是他便請來了最好的裝潢公司為其設計,把老的迎賓樓翻新成現在的模樣。

迎賓樓內,現在是綠植環繞,小溪潺潺,亭臺樓閣屹立在大堂之中。而且從原來單一的京魯菜,改成了多元化經營,從全國各地,聘請來了不同菜系的大廚。現在可以說是,京、魯、川、粵、湘、閩、浙、徽八大菜系一應俱全。

苗強剛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