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陝甘總督張詩卿正沿著蜿蜒的官道,緩緩向著長安進發。

這一路上,他目睹了西北大地的荒蕪與瘡痍,心中既有對這片土地的悲憫,也有著為朝廷開疆拓土的壯志豪情。

得到傳令兵的提前通報後,長安的城門在陽光下緩緩敞開,城門口,韓奇、李信、袁綿侯、李補之等人早已等候多時。眾人神色各異,卻都帶著幾分對即將到來之人的敬重與期待。城樓上的旗幟隨風獵獵作響,彷彿在宣告著一場重要的會面即將拉開帷幕。

“來了!”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遠處。只見一支整齊的隊伍緩緩朝著城門走來,為首之人正是新任陝甘總督張詩卿。他身著官服,身姿挺拔,眼神銳利如鷹,帶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隊伍行至城門口,張詩卿翻身下馬,大步向前。李信率先迎了上去,雙手抱拳,恭敬說道:“張大人,一路辛苦了!長安百姓盼您許久,今日終得相見,實乃長安之幸!”

張詩卿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笑意,還禮道:“李將軍客氣了,本官初來乍到,往後還得多仰仗諸位在西北的威望與經驗。”

韓奇、袁綿侯、李補之等人也紛紛上前,依次與張詩卿見禮,互相寒暄一番後,眾人一同向城中走去。一路上,張詩卿不時打量著這座歷經戰火洗禮的城市,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抵達長安之時,城內還瀰漫著戰後的餘燼氣息。街邊的店鋪雖然已經開始重新營業,但百姓們的臉上依然帶著幾分惶恐與不安。張詩卿的到來,讓這座城市稍稍有了些生氣。然而,他此行卻有著更為重要的任務——處理袁、李兩部人馬的後續事宜。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李信在府邸中為張詩卿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接待晚宴。府內燈火通明,酒香四溢,眾人圍坐一桌,推杯換盞,氣氛看似融洽。

酒過三巡,話題漸漸轉到了正事上。李補之微微皺著眉頭,率先開口道:“張大人,如今西北局勢雖已漸趨穩定,但仍有一件棘手之事。我和袁將軍兩部剩餘的人馬,至今還未得到妥善遣散,他們心中滿是不安,每日在城中游蕩,這對長安的治安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袁綿侯也跟著嘆了口氣,說道:“是啊,這些兄弟們跟著我南征北戰多年,如今面臨遣散,大家都有些迷茫,不知何去何從。我們也在想辦法安撫,可效果甚微。”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臉上都露出了擔憂之色。李信放下手中的酒杯,看向張詩卿,說道:“張大人,此事還望您能拿個主意。這些人雖然是降兵降將,但大多都是老實本分的漢子,若能妥善安置,也能為朝廷所用。”

張詩卿靜靜地聽著,臉上的神情逐漸變得嚴肅起來。他端起酒杯,輕抿一口,然後將杯子重重地放在桌上,不耐煩地說道:“一些降兵降將,還由得了他們?全部編入安西新軍好了!”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一時間,席間鴉雀無聲。韓奇率先反應過來,猶豫著說道:“張大人,這安西新軍可是朝廷寄予厚望的精銳之師,將這些降兵降將編入其中,會不會……”

張詩卿擺了擺手,打斷了韓奇的話,說道:“韓特使不必擔憂。本官自然有自己的考量。安西新軍日後要向西開拓,這些人在西北多年,熟悉當地的山川地貌、風土人情,且久經沙場,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只要稍加訓練,定能成為一支勁旅。而且,將他們編入新軍,既能解決他們的安置問題,又能為朝廷增添一股力量,何樂而不為?”

眾人聽了張詩卿的一番話,仔細思索後,都覺得頗有道理。李信點了點頭,說道:“張大人高見!如此一來,確實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袁綿侯和李補之對視一眼,心中雖有些擔憂,但也明白這或許是目前最好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