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城邦公共圖書館二樓。
“年輕人,你不能進去,這是城邦頂級學者間的聚會。”當艾斯打算進入圖書館二樓的會議室時,被一名中年人禮貌而堅定的攔了下來,他是主持會議的學者唐森的弟子,今天由他負責接待。
艾斯有些無奈,年齡太小就是有些麻煩,他把文教廳發的學者徽章給中年人仔細觀摩許久,最後在路過的戴娜幫助解釋下,中年人才同意進去請示唐森,艾斯才得以進入會議室。
會議室內有大概三十多人,學者們大多都頭髮花白,也不怪人家不給他進,畢竟沒人告訴中年人還有個半大孩子也有參加會議的資格。
“時間到了,先生們都安靜,我是今年的主持學者唐森,主要研究魔物狀況,著有《低階魔物圖鑑》一書。今天很高興和大家交流,這裡有很多的熟人,也有些生面孔,請大家一一自我介紹,然後我們開始輪流發言。”
原來是他,艾斯想到對自己幫助良多的《低階魔物圖鑑》,內心不由對唐森好感增加。他坐在靠後的一排,看著每人上臺發言,輪到他上臺時,下面有一小陣切切私語,大多數是驚訝他的年輕。
“我是艾斯,博學者彼得的弟子,與老師合著《常用詞彙通用語字典》一書,獨立撰寫《圖書分類與索引》。在場的各位都是學術上的前輩,希望今天能近距離向各位學習。”標準的彼得式開場,禮貌而謙虛。
在主持學者唐森幾句暖場後,進入了輪流發言階段。學者們開始登臺詳細闡述自己的學術理念,艾斯作為新晉學者,排在最後。到他登臺時,眾人已經疲倦,一些學者打起了哈欠,彼得用鼓勵的眼神望著艾斯,艾斯對他微微點頭。
“我是艾斯,擅長語言領域,正在研究醫學領域。但是今天我不講語言,也不講醫學。下面打哈欠的學者肯定會想,這小傢伙耍我們嗎,除了語言、醫學,他還能講啥?”
艾斯開場成功把睡覺的學者逗笑,大家的注意力集中了些。
“我今天要講的,‘什麼是邏輯及它在學術研究的決定性意義’。”
臺下學者們聽到這個陌生的詞,有些懵,又是個生造詞,彼得露出會心的笑容。
“這是我生造的新詞,思維的詞根和理性的詞綴組合而成,意為理性的思考。在研究語言時,我就發現語言是思維的鑰匙,如果給語言下個定義,那麼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實現、鞏固和傳達思維。”艾斯緩了緩,等臺下的學者思考。
臺下的學者低聲討論,“你的弟子有點意思,無論是組合詞還是對語言的定義,都很新穎貼切。不愧是給詞做釋義的。”一名研究算數的學者拜仁對彼得說。
“透過對語言的研究,我發現思維是有規律的,好的思維方式會讓我們更好的認識世界,做好自己的學術領域。要想真正研究好一個領域,必須不帶偏見、不加主觀色彩的研究,我命名為中立客觀的研究。邏輯就是一門幫助人中立客觀思考的學問。”
“你這弟子野心很大,竟然想指導人如何思考。”拜仁有些不屑,一個半大小子,怎麼可能比在場的老頭子們更懂得如何思考,他以為自己是智慧女神眷顧的幸運兒嗎。
彼得也有些疑惑,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弟子,因為艾斯正是本人就是獨立客觀思考的例子,或許他真的有所感悟。
艾斯沒有理會臺下的私語,“邏輯是研究思維的,思維太空乏,無處著力,我們必須給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概念。
所謂的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或特有屬性的思維方式。概念與感覺、知覺、表象有著質的區別。感覺、知覺、表象是反映具體形象的,在具體形象中,物件的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混在一起沒有分開。
概念不是反映物件的具體形象,而是抽象了物件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