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趙風心的聲音,姜玉華轉過身,看到幾名技術人員正帶著裝置走進臥室。
姜玉華點點頭:
“重點提取窗框上的泥土樣本和地上的腳印樣本,還有抽屜裡的指紋。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很重要。”
技術人員開始忙碌起來,姜玉華和凌安則在一旁觀察。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房間裡瀰漫著緊張的氣氛。
姜玉華心中暗暗祈禱,希望這些樣本能夠提供更多的線索,幫助他們儘快找到嫌疑人。
終於,技術人員完成了樣本提取工作。
他們將樣本裝進一個個塑膠袋裡,然後遞給姜玉華和凌安。
姜玉華接過樣本:
“辛苦了,你們先回去吧。我們會盡快進行分析。”
警局的會議室裡,姜玉華、凌安和趙風心圍坐在會議桌旁。
“我們來梳理一下目前的情況。”
姜玉華拿起一支筆,在筆記本上輕輕敲了敲。
“嫌疑人透過攀爬窗戶進入受害者家中,作案時間應該在凌晨1點到4點之間。
這段時間居民大多處於熟睡狀態,警覺性較低,而且小區的安保巡邏頻率也相對較低,嫌疑人更容易得手。”
凌安的目光從手中的指紋樣本報告上移開:
“從現場的指紋來看,嫌疑人戴了手套,但還是留下了一些痕跡。
雖然我們提取到了一些模糊的指紋,但目前還沒有找到與之匹配的嫌疑人資訊。
這說明嫌疑人有一定的反偵察意識,但並不完美。
而且,作案工具是一根普通的木棍,上面除了受害者的血跡外,並沒有發現其他明顯的痕跡。
這說明嫌疑人可能並沒有攜帶專業的作案工具,而是臨時在現場找到的。”
趙風心拿著一份監控影片的截圖:
“我查了小區的監控,案發當晚確實有個可疑男子在受害者家附近徘徊。
不過畫面太模糊看不清臉,但從身形和行動軌跡來看,他應該是嫌疑人。”
將截圖放在會議桌上,指著畫面中那個戴著口罩和手套的男子。
姜玉華點點頭,看著被盜物品清單:
“嫌疑人下手很狠,不僅偷走了現金、首飾和電子產品,還傷了人。
這說明他的目的不僅僅是財物,還可能是為了防止受害者反抗或呼救。
這種行為很危險,我們必須儘快找到他,防止他再次作案。”
“我們已經擴大了調查範圍,正在對周邊地區的類似盜竊案件進行串並分析,看看是否存在同一團伙或同一嫌疑人作案的規律。
同時,我也在走訪小區的居民,看看有沒有人看到什麼可疑人員或異常情況。”
凌安輕輕嘆了口氣: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缺乏直接的證據。
雖然現場有攀爬痕跡、作案工具和一些模糊的指紋,但這些還不足以確定嫌疑人的身份。
我們需要更多的線索,比如嫌疑人的DNA樣本、更清晰的監控畫面,或者目擊者的證詞。”
姜玉華沉默了片刻,然後抬起頭,目光如炬:
“我們不能等線索自己送上門來,先去受害者家附近的監控室看看,也許在別的角度能看到嫌疑人的面部特徵。”
凌安和趙風心點頭應允,三人迅速起身。
小區的監控室裡堆滿了各種監控裝置和硬碟。
趙風心熟練地操作著電腦,調取了案發當晚的監控影片。
姜玉華和凌安站在她身後,緊盯著螢幕。
“就是他!”
趙風心指著螢幕上的一個身影。
畫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