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盤古大神開天闢地,將混沌的世界一分為三:天界、人間、地府。

天界代表善,由玉帝執掌,人間代表中庸之道,由天選之子代管,地府則代表惡,由閻王鎮守。

原本,天界、人間、地府是連著的,並無分隔。若有能力,可在三界任意行走。人間便是連線天界與地府的通道。但盤古大神定下規矩,三界各自按規則運轉,不得互相干涉。

可這世上哪有絕對的善惡,天界仙人雖得永生,但卻羨慕人間煙火,地府惡鬼縱使身受十八層地獄酷刑,也依舊難改本性。

於是便有了仙人為一己之私,擅自下凡,擾動人間秩序。

惡鬼掙脫枷鎖,逃到人間作惡,禍害一方百姓。

很快,仙人便發現了惡鬼,惡鬼也發現了仙人。

天界指責地府疏於職守,放出惡鬼為禍人間,地府同樣不甘示弱,痛斥天界放縱仙人改變人間秩序,誰也不服誰。如此一來,爭鬥在所難免。

只是,無論仙人還是惡鬼,都有通天徹地之能,區區凡人如何能夠抵擋?很快,人間便成了修羅地獄,死傷無數。

這時,如來佛出現了。

盤古大神開闢天地之後,便破碎虛空而去。臨走之時,他擔心開闢的世界少了自己的照拂難以運轉,便將自己的一縷善念留了下來。那善念沐浴日月精華,汲取山川靈氣,逐漸形成靈體。靈體踏遍每一寸土地、每一條河流,有了自己的意識,最後在一株菩提樹下悟得真諦,成為佛陀,即如來佛。

如來佛大徹大悟,跳出三界五行,在西方大雷音寺開闢佛陀極樂世界,有慧根之人,經過塵世歷練,便可肉身成佛,往生極樂。天界地府在人間交戰,生靈塗炭,若按佛家之言,生為空,死亦為空,既然兩者皆是空,不若隨它去罷。

但如來佛畢竟是盤古大神的一縷善念,不在三界之中,卻不能不問三界之事。

如來佛既是盤古大神的善念,又汲取了天地日月精華,與他鬥便是與天地鬥,無論天界還是地府,誰人能與天地相鬥?

於是,這一場仙、人、鬼的三方亂鬥很快平息。

三界五行是盤古大神定下的規矩,為防止三界再次大亂,如來佛派出弟子在人間設下道場,文殊菩薩坐鎮山西五臺山,普賢菩薩坐鎮四川峨眉山,觀世音菩薩坐鎮浙江普陀山,地藏王菩薩坐鎮安徽九華山,既廣收信徒,宣揚佛法,又時刻監督著天界、地府,避免人間再次成為仙人、惡鬼的角力場。

四大菩薩中,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兼具雙重使命。觀世音菩薩是佛教在天界的代表,地藏王菩薩則是佛教在地府的代表。

天界實力始終在地府之上,為了保持平衡,凡人修仙必渡天劫,成功者寥寥無幾,但死後卻必定要到地府走上一遭,或是喝下孟婆湯輪迴投胎,或是囚在地府,永世不得超生。由此來限制天界的實力。

同時,天庭關閉所有下界通道,只保留南天門一處,派專人看管,除非有玉帝手諭,否則絕不可進入凡間。地府則由地藏王菩薩親自坐鎮,雖然他並不干涉十殿閻王,但為避免地府出亂子,他特意從西王母的蓬萊求得弱水,在地府周圍開闢河道,將弱水放入,稱為“死河”,僅留下一條通道,由暗黑魔龍鎮守。這弱水外形與普通的水並無二樣,但卻能腐蝕萬物,相傳即便是滿天仙佛、地府閻王遇到弱水也只有退而遠之,一旦沾上弱水,輕則重傷,重則形神俱滅。

數百年前,茅山宗劉東臨橫空出世,他格局之大,遠超茅山宗歷代掌門,拋下與全真教的宿怨,共同聯手佛光寺以及一些有實力的除妖師,欲將九幽門滅門。那時的九幽門門主巫華農聯合四大護法,共同使出天魔解體大法,引來地府十滴弱水。第一滴弱水便讓佛光寺主持瞬間血肉化為膿水,第二滴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