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許青鸞走後,太子才發現正如那些世人所流傳的內容,這位許大人果真是如同他們所說的,讓人見到之後如沐春風,雖然許青鸞說話的時候並沒有太引經據典,但是許青鸞整個人身上都帶著謙謙君子的感覺,這樣的人,哪怕是太子,也會覺得他不一般的。

想完這些事情,太子端坐坐在偏殿裡,原本還是如坐針氈,現在倒也還算是淡定,有些事情其實就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念頭,當這股念頭消失的時候,太子也知道自己剛才做的那些事情其實是很錯誤的,按照常理來講他是不應該來觸皇帝的黴頭的。

但是因為最近本就有些事情不順,再加上許青鸞的傲慢和王釗說的事情,才讓他有些憤怒,其實他也沒有生太多的氣,只不過是有些時候容易想不通一些事情,所以就會做出來一些情急的舉動,雖然近些年來已經算是有些進步的,到那時還是沒有多餘的進步,只不過是能夠控制住自己說的話,但是有些時候,話不說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事情還是會做出來的,很多時候人都是一個口是心非的傢伙。

正在太子還在思考剛剛的事情時,斌德來到了偏殿,說道:“殿下,陛下讓您滾過去。”

太子看向斌德,斌德嘴角有些紅腫,不用想,太子都知道是被皇帝抽了嘴巴,皇帝雖然不喜歡打人,但是他平日裡脾氣暴躁,再加上身形魁梧,所以打人的時候還是很痛的,這一嘴巴拍在斌德的臉上,還是留下了很大的印記的,要不是因為斌德自身也有一些武術的根底在,這一嘴巴可能打得他口吐鮮血。

太子問道:“公公這是?”

“殿下還是多小心一些吧,陛下的心情並不是很好,不然老奴也不會如此下場。”

太子說道:“公公放心吧,本宮還是知道一些分寸的。”

“那就請殿下快些過去吧。”

“本宮現在就過去。”收拾好心情,太子走到了大殿之中,還不等皇帝開口,太子直接跪在皇帝面前,“兒臣拜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首先的對他的稱呼有些難以理解,他已經記不清太子有多少年沒有在他面前叫過他父皇了,不要說是明面上,就連私底下都沒有一次,他要是記得不錯的話,應該快有十年了,但是皇帝還是很快地反應過來,他說道:“你就在那裡跪著,你可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

“回父皇的話,兒臣知道自己做錯了,兒臣不應該意氣用事的。”

“你只是覺得自己在意氣用事,你不覺得自己在窺探朕的事情嗎?難不成朕這個皇帝還要聽從你的意思嗎?”

原本的太子,恐怕會被這句話嚇到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但是這時候的他,還是強忍著心裡的恐懼說道:“兒臣萬死,只是兒臣懇請父皇給兒臣一個辯白的機會。”

“說,朕倒要看看,你這傢伙是不是從別的地方學來了什麼有用的內容。”

“兒臣以為,兒臣為儲君,為國本,當不驕不躁,遇事冷靜,應對有方,而不是如今日之姿態,惶惶然如臨大敵。

兒臣關心父皇,對於許大人不見兒臣之事有所不喜都是人之常情,子關心父乃常理,不喜乃常心。

然兒臣為儲君,當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今日之姿態如幼稚兒童,實乃非儲君所為。

兒臣願承受陛下對於兒臣身為儲君而不能夠鎮定自若之罪,不願意承受陛下對於臣關心父皇而責罰臣之罪,至於臣不喜許大人不見臣之事,許大人對臣已有斥責,還請父皇明察。

當然此番言論皆是兒臣自以為是,若是父皇以為臣所說之事不對,或父皇另有高見,還請父皇下令責罰。”

皇帝冷哼一聲,隨後說道:“罷了,朕也懶得因為這件事情罵你,你這孩子大小就是這種性子,愛急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