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

位於大鐘山之西,這是一方被遺忘的天地。

山內常人無法踏足,偶有誤入者,皆屍骨無存。

西山以紅葉為界,見紅葉者當駐足而返,可保性命無虞。

此時。

山內紅葉似火,灼如驕陽,透著妖治詭異的光。

在這滿天滿地的豔色裡,突有樂聲傳來,那聲音清亮綿長,非蕭非笛,尋聲望去,只見一人屈膝斜倚在樹梢上,黑衣如墨,隱與枝幹融為一體。

曲畢。

靈光微閃,指間紅葉瞬間化為飛灰。

那人微微轉頭,薄唇微抿,似有些孤傲,眉目冷清,眨眼間便落盡了人生風霜雨雪。

“這麼許多年過去了,秦艽,我的小草,你可,還好?”

千年前,天鳳山。

天鳳山是天鳳朝有名的仙山,因為形似鳳凰而得名。

有傳聞,天鳳山的最高處有神仙常住。

神仙住的地方,凡人自然是無法上去的。

此時的天鳳山,正值草長鶯飛之季,一條小墨蛇正悠悠轉醒,黑色的鱗片在陽光的照耀下煜煜生輝。

天鳳山有沒有神仙小墨蛇不知道,但小墨蛇喜歡這裡,這裡靈氣充沛,果子特別甜。

小墨蛇覺得自己聽力更好了,看的也更遠了,甚至它已經能憑嗅覺就知道哪株靈草更適合自己。

這日,小墨蛇吃飽喝足,像往日一樣,盤纏在一顆開滿紫藍色小花的秦艽草上正打算睡覺修煉。

山下突然傳來一陣哭天喊地的嘈雜聲。

“神仙啊,救救我娘吧!”

“可憐我娘辛苦半生,還沒享一天福啊!”

“神仙啊,您顯顯靈吧!”哭聲中氣十足,卻不見多少悲意。

“相公還請保重身體啊!”這女子聲音倒是好聽不少。

小墨蛇被吵的心煩意亂,尾巴一卷一勾,吃完的沒吃完的果子殘核就噼裡啪啦的砸了出去。

底下的人不知道,只當神仙顯靈了,又一陣千恩萬謝的扣頭聲。

總算清靜了。

小墨蛇長舒一口氣。

那求神的男子,名為常山,常山今年三十有五,年幼喪父,全靠母親一人拉扯大,如今已是七個孩子的父親,最小一個孩子才剛滿週歲。

孩子多了,吃食就不夠,夫妻二人起早貪黑,孩子全留家裡由老母親照顧。

“奶奶,我肚子餓!”

老太太捨不得孫子餓肚子,每每將吃食省下來給孫子吃,久而久之,終於病了。

這一病就再也沒有起來,常山每次出門,總有人指指點點。

“看,就這人……”

來,你過來我跟你說,“他家老孃就是被他活活餓死的,天天不給飯吃,那個慘哦!”

這個人說著悄悄話,聲音卻沒有多小,該聽到的都聽到了。

常山不孝之名漸漸傳開。

常山氣的臉色鐵青,只覺得沒臉見人,恨不得呆家裡再也不要出來。

餘是後來,便有了天鳳山的那一出求神救母。

母親病危,常山著急嗎?

那自然是急的,畢竟是親生母親,母親病重,哪有不急的。更何況,沒有母親,家裡孩子更無人看管了。

但常山求神,卻不求治病,只為心安。不孝的名聲,常山擔不起。

這麼一頂大帽子壓下來,常家世世代代別想出人頭地了,不孝之人,世代不能為官。

常山心急母親病重,天鳳山長跪不起,孝感動天,神明賜聖果,常山母親得救,一時間傳為佳話。

人人都知道常家出了一個孝子。

這日,陽光明媚,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