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寧國府如今聲勢雖衰,卻還是響噹噹的國公門第。而且和榮國府一起,號稱一門兩公,在勳貴中仍是數得著的人家。
以義忠郡王那邊的形勢,悔了這門親事,只怕再難找到更好的。
因此,指望那邊主動悔掉婚事,更是不可能的!
“唉!”
“難!難!難!”
“這件事當真是騎虎難下了!”
搖頭嘆氣,賈敬不住感慨道。
想到祖上留下的兵法所說的“未慮勝先慮敗”,賈敬不由得再次感慨:自己實在不是個適合官場的。否則,怎麼會給府上埋下這麼大的釘子呢?
這種事情,一旦處理不好,真的會帶來滅頂之災。
“要不,先把秦氏娶進來,若是那邊不能成事,就讓她自己‘病逝’了,再想法和那邊鬧翻,以此斷了關係?”
想了一會兒,賈敬生出了這個念頭,然後和賈蓉商議道。
心中吃了一驚,賈蓉想到原書中秦可卿的病逝、以及寧國府最終敗落的結局,急忙勸阻道:
“爺爺萬不可有此想法!”
“雖說秦氏那邊沒有正經記錄,不能記入宗室玉牒。但她皇室後裔的身份,卻是八九不離十的。”
“這種事一旦做的不機密,稍微傳揚出去,只怕無論上面是誰在位,都不會輕易饒了我們寧國府。”
“這種想法,是萬萬不能露出來的!”
皇室的人無論自己怎麼鬧,都不會容忍其他人對皇室的輕慢。若是秦可卿在寧國府真的自然病逝還好,一旦被查出其中有著什麼曲折,只怕整個寧國府都討不了好——
還不如好生把她養著,想辦法和義忠郡王那邊撇開關係呢!
擔心賈敬這個一心求仙問道、早就冷心絕情的人把主意打到自己頭上,生出個讓自己“不幸”夭折、以此斷了這樁婚事的念頭。賈蓉急忙把自己曾經思量過的對策找出一個,向著賈敬建議道:
“爺爺,不如就對外放出風聲,說我一心向學,不到考取進士就無心成家,暫時拖著那邊。”
“如果那邊被拖的不耐煩了,主動悔婚自然最好。若是一直等著,那就在我考取進士、有機會入宮覲見後,想法讓皇上親口賜婚。”
請了皇帝賜婚,就是把這件事從暗地裡挑到明面上。然後只要寧國府不去自己作死,參與到義忠郡王那邊的事情上,應該是不會受到那邊牽連的。
“而且,這件事情最好等事情塵埃落定、新皇登基以後再提。”
“到時如果那邊已經犯了事兒,我們這麼做是不忘信義。如果沒犯事兒,也能在聖上那裡過了明路。這樣即使以後那邊還有事端,只要我們沒有參與進去,新皇為了顏面,也不會因為自己的賜婚牽連我們寧國府。”
“如此一來,秦氏的事情,就沒有後患可言了!”
“不知爺爺覺得,這個法子如何?”
賈蓉一邊合計著,一邊向賈敬說道。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能提出切實可行的法子,為了保住寧國府,賈敬這個剛剛勒令兒子賈珍出家的人,什麼事情都有可能做出來的。
不想成為任由賈敬擺佈的棋子、甚至是保住寧國府的犧牲品,賈蓉一面提出這個計策,一面表達了自己考取進士的信心,增加賈敬對自己的看重——
他相信,只要賈敬的腦子還沒有徹底糊塗,一定會做出正確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