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之錢法堂和寶泉局,以及各省之鑄錢局,今後都劃歸票號衙門管轄。”
“戶部銀庫和各省藩庫之銀兩、銀爐、銀匠,也可由票號衙門呼叫,鑄造銀元、銀角。”
將戶部和各省的鑄幣權,徹底剝奪出來。
不過,出於制衡考慮,崇正帝並沒有將鑄幣權完全交給票號衙門,保留了工部的錢法堂及寶源局,同樣能夠鑄錢。
能夠得到這結果,賈蓉已經很滿意了。而且,看到戶部尚書遭到斥責後,脫帽謝罪的模樣,他心中更是暢快,出了一口惡氣。
燒了第一把火,又如願爭得了鑄幣權,賈蓉開始為解決擠兌的事情努力了,上奏崇正帝道:
“票號衙門新設,今年已來不及將新設立的票號投入使用。臣請今年轉運進京之銀兩,由匯海票號代收、票號衙門監管。先解決匯海票號的擠兌危機,再由匯海票號歸還朝廷。”
“等到明年,票號衙門所設之中央票號,便可投入使用!”
崇正帝設立票號衙門本就是為了解決擠兌的事,經過設立銀元局的爭端,對此已經有些不耐。聞言立刻應下,又有些不放心道:
“匯海票號如今之情形,朕也知道一二。”
“由他們代收銀兩,會不會出了岔子?”
賈蓉當然知道讓如今的匯海票號轉運銀兩可能會出岔子,但是他更是知道除了匯海票號這個由內務府掌管的票號外,使用其它票號轉運銀兩一定不能讓崇正帝放心。再加上他有心借這件事情讓賈璉和其他被抓的人脫罪,因此仍是堅持使用匯海票號,道:
“匯海票號之所以出現危機,一是內務府的人不懂票號運作,趕走經營之人。”
“二是有不法之人,趁機謀取錢財。”
“臣請呼叫原本掌管匯海票號之人,由他們負責監管,穩定匯海票號!”
崇正帝對於匯海票號為何會出事情心知肚明,聽到賈蓉要調原本匯海票號之人“監管”,雖知他的私心,卻也應允下來,道:
“既然如此,就允許這些人戴罪立功。”
“待到平息事端後,留在票號衙門做事!”
雖未直接免去賈璉等人罪過,卻准許他們“戴罪立功”,以後在票號衙門任職。
得到這個旨意,賈蓉立時就高呼謝恩。等到下朝之後,連回府都等不及,他就隨刑部的人來到獄中,將賈璉和其他被抓的人提了出來,帶到寧國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