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下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而且雨忍村還不僅僅如此。”彌彥有些興奮,有些炫耀的說到:“現在我們已經讓家家戶戶都用上了自來水,用上了電器,現在整個雨忍村都是非常現代化的。”
本來在封建時代使用電力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別的不說,光是銅,電纜的製造就會耗費大量資源,並不是做不出來,但是卻是得不償失的。
但是瀧忍村作為忍界最高的科研機構,早已經研究出了不少供電的方法來。
最簡單的就是雷遁了,買一塊電池之後,透過雷遁直接灌入電池裡,然後就可以自發電了。
一塊電池大概能用半天,只需要早晚施展一次雷遁,一個下忍就可以輕鬆地解決家裡的用電問題。
不過這是瀧忍村的辦法,對於其他忍村來說,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使用雷遁,都能給自己家充電的。
然後這裡就誕生了兩種發電的模式。
第一種是基礎建設非常好,電線鋪設非常完善的村子可以用複合的發電裝置來發電,像是瀧忍村,就在一邊使用著瀑布帶來的水力發電,山頂上的風力發電,還有人工發電等多種模式來保證村子裡的電力供應。
到瀧忍村這個級別之後,村民用電反而是小頭了,真正的大頭是大蛇丸的研究,各種裝置的用電量如同吞金獸一般。
而雨忍村用的就是這種基礎設施要求嚴格的供電。
“我們建立了一個水壩,能夠充分地利用水壩的發電裝置來給全村提供電力,非常的方便。”
彌彥介紹到。
一個地區是否發達就要看是否已經有了自來水和電。
自來水很好解決,只需要一條管道,連通各家各戶就可以了。
像是古代羅馬用岩石做水管道,利用高度給大型澡堂供水或者排水的確是非常明智的選擇,現代的大廈都只需要用水泵將水抽入樓頂的水塔裡,再直接利用水塔的落差來進行供水。
這都是很簡單的事情。
雨忍村的水壩是小慄林提出來的,光是選址就耗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
好在有長門這種外掛級的存在在,倒也沒有廢太多的力氣。
基建方便了,那自然就越發的簡單,這就是生產力帶來的效應。
“不錯。”小慄林跟著他們往山腰上走去。
和利用瀑布的落差製作的發電機比起來,這種水壩的發電裝置無疑要更加的可控,更加的高效。
更重要的是可以將雨忍村豐富的水力利用起來,再來個養魚,配套一個淨水廠,好幾百個人的就業問題就解決了。
這些忍村難道不要考慮就業的嘛?
當然不可能,反倒是雨忍村這種政治和忍者合二為一的村子反而才要更加的考慮村民的就業問題。
就業人員一旦變少,散閒人員就會變多,各種流民草匪就會出現,要剿匪反而要花費更多的資金和人力,明顯的不划算。
他們走在大壩的堤壩上,就如同走在水泥公路上一般的寬闊,他們看著湖面和幾個出水口,都有些感慨。
“現在的雨忍村差不多到了一個收入的極限。”小慄林一邊散步,一邊和彌彥面授機宜。
“接下來就需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了。”他說道。
彌彥點了點頭。
他們本來吃過路稅就已經能夠吃的缽滿盆滿,但是彌彥並不是一個守城的人,他還是大力的開發基礎建設,雖然這種基建只是體現在民生上,甚至根本收不回成本,但是他還是去做了,而且做得很好。
但是接下來雨忍村的收入就差不多頂天了,這是雨忍村地理位置和人口決定的事情。
彌彥必須蟄伏下來慢慢的積累更多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