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適言成為新一代朝臣之首,初仁皇帝駕崩前的遺旨裡有一部分是講了當今朝堂格局,其中強調了葉適言作為年輕朝臣的作用。

初仁皇帝終究是不喜歡黨爭的。即便夏恪勤是靠著黨爭成為新一任帝王,但是留給他的朝局都不是他的人。朝中有隻奉君主的元帥府和成益侯府,外藩有平萊王府,沐王府,安和王府。這些都是奉旨於先帝的人,決非新君之臣。

夏恪勤有意要扶持自己的力量,卻是沒有發現朝中竟然有這麼一顆不能碰的釘子。葉適言已然具有未來支撐朝局的潛質。縱然夏恪勤有想要建立自己心腹組織的打算,但是他手下的人一是不如老臣的能力,二是沒有老將的權力,三是沒有葉適言的年輕與聰明。

這樣的現實擺在他的面前,他不得不承認父皇選人的眼光很多毒辣。老臣忠心,新臣傑出。這裡有個葉適言,黔地還有一個蘇惟,不久之後還有一個嶽千煬。未來他們才會使支撐夏恪勤的朝堂之路。這樣的幫手是他求之不得,自然不會捨棄。

初仁皇帝有意將葉適言打造另一個葉相,讓相國府與元帥府和成益侯府一樣,三足鼎立共撐齊越的天。同樣,夏恪勤也有這個打算。

所以當鄒進太傅年邁去世後,與葉適言促膝長談變成了夏恪勤的愛好。

所有人都知道葉適言是黔地參政出身,與沐王夏沐濋關係匪淺,很多原有二皇子一黨的人都反對新任聖上與葉適言走的太近。可是葉適言是朝中少有與他年紀相仿又沉著冷靜有勇有謀的人,他實在是太喜歡這樣的臣子,怎能只是因為人物關係就疏離了他。

事實上,葉適言得得權之後展現了非凡的才能,在他二十八歲那年,夏恪勤重啟相國府,葉適言繼承了祖父的遺志,成為齊越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相國大人。朝中元老級別的沐映行與蘇逢磊感嘆葉適言的年少有為,新的齊越三角正式成立。

······

同樣在朝中風生水起的還有嶽千煬。嶽千煬在參加完姐姐的大婚之後不久便與宮林來到上京城。剛開始他沒有官職,而是一直跟在葉適言的手下學習和成長。隨著葉適言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勤奮好學的嶽千煬也距離權力中心越來越近。

三年後的科考,嶽千煬一舉拿下狀元之名,同年的官考他以小侯爺的身份參加雖然沒有拿到首名,但是第二名足以讓朝中子弟對他另眼相看。更讓夏恪勤對自己未來的能人朝臣充滿信心。

有葉適言的教導,沐映行的偏愛,蘇逢磊的力保。嶽千煬成功入朝,直接官拜戶部侍郎,將淮州府岳家遷至上京城,成為真正的朝中大員。

然而一腔熱血想要證明自己的嶽千煬並未被朝中的誘惑迷失了心智,他還保留著自己的理智和執著。因為他還在等著他的好友帶著成績輝煌歸來。

······

以雙狀元之名做了黔地凰城知府的蘇惟正在咬著筆桿歪頭對手下的政務文書一目十行。他的天賦在這個時候表現的淋漓盡致,給凰城政務省下了不少。

起初蘇惟並不滿意自己的職位,並不是因為官職小,而是要在沐王表哥眼皮子底下實在是難受。不過他一想,在朝中有人盯著,就算不來黔地,去到萊地和萍地也有人盯著,那乾脆就在這待著吧。

第一年,蘇惟學習了整個黔地的政務和軍務系統,學習速度飛快。

第二年,蘇惟便組織了黔地三十二洲十六府的政務大會,宣佈黔地政務新規。

第三年,蘇惟伸手進入神遠軍軍務,雖然只是邊緣,但是成績亮眼,就連羅進都感嘆他的天賦。

第四年,嶽千煬取得狀元。蘇惟同樣解決了凰城旱澇難題。這是他的第一功績。

第五年,蘇惟接連解決地震賑災,山林大火,難民流竄等問題,人也越來越成熟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