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以後的一個冬日,初仁皇帝避開所有人獨自坐在流芳殿中安詳的離世,對於已經苦苦支撐了一年多的初仁皇帝來說,多活出一年的時間已然是個奇蹟。

皇帝駕崩,萬人吊念。

嶽千燭與夏沐濋一同入京,穿著孝服跪在流芳殿設立的靈堂裡。

初仁皇帝去世後頒佈了很多遺旨。

二皇子夏恪勤繼承皇位。

皇后沐映竹貴為太后。

元帥府沐映行,成益侯府蘇逢磊,扶持新帝。

藩地萊地平萊王初陽,藩地黔地沐王夏沐濋,藩地萍地安和王夏恪信,固守藩地,軍權不變,世代帝王不得削藩。

初仁皇帝擔心自己離去之後朝中變革,將所有能夠想到的隱患全部都幫夏恪勤解決掉。兩朝元老會盡心扶持新帝,手握兵權的各路藩王給足兵權,只要帝王不削藩,他們都會固守藩地。

至於幾十年的以後會是什麼樣,那就不是他能考量的。寫完遺旨後,初仁皇帝只想去到流芳殿,只想去那個遺憾的地方,想著夢裡沐映芝的樣子準備離去。

他平平穩穩的將帝王之位交給下一任,遵從自己的承諾給他們的孩子最穩固最強大的軍權。這樣他走在黃泉路上才可以挺直腰板與沐映芝說起自己這一輩子的所有幸事。

初仁皇帝出殯那天,天上下起了大學。皇宮裡僅有的兩個皇子在前扶靈,駿兒和寧兒兩個年幼的皇孫站在流芳殿外,嚎啕大哭。他們的哭聲徹底將寂靜的雪日劃破出一個口子,眾人這才反應過來,那個年少時被逼稱帝,年邁時親手殺了好友的人,真的離去了。

葬禮之後的半個月就是新年。新年過後夏恪勤登基為帝,納蘭瑞封為皇后。為了避免舊事重演,夏恪勤同時封了自己的嫡長子夏蒙駿為太子,尊沐映竹為太后,喚為母后。

夏恪勤的前半生可謂是跌宕起伏。年幼喪母,年少失寵,無名之時不得意,有名之時被鎮壓。如果沒有以前的貪生怕死就沒有現在的能屈能伸,如果沒有以前的言聽計從怎麼會有現在的太后撐腰。

登基前夜。夏恪勤來到鏡月殿,重重的跪在沐映竹面前。他對沐映竹的情感最開始是來自對母愛的嚮往,沐映竹無子,多次對他關愛有加。這樣的關愛讓夏恪勤產生了一種對她的母愛依賴。

後來他有了野心,也知道沐映竹也有心思。所以兩人才合作,一個期待母愛,一個期待有孩子。最後兩人都站上了最後的他們想要的高處。

夏恪勤所有的堅持終於得到了他最圓滿的結局。

至於沐映竹。她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她做了皇后,成為太后。但是她丟了是沐家對她最後的包容。以後沐家只是為朝廷盡心盡力的沐家,而非她最後的依賴了。

不過相比夏恪勤的圓滿,夏沐濋更期待的圓滿就是,新年當日,嶽千燭被查出有孕,從此沐王府小郡主的出生就成了夏沐濋最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