瑀哥兒被人抬到了榮曜院子裡,清虛那裡也送了棒瘡藥,瑀哥兒看著腫脹的厲害,其實並沒有傷筋動骨,就是皮肉上吃了些苦頭。不過,從這天起,瑀哥兒才有了自己已經當爹的自覺,對著小閨女心裡就發顫,一看她咧嘴,手都哆嗦,只要小丫頭哭上一聲,要星星都不敢給摘月亮,可把珍兒愁的夠嗆,還好,小丫頭的脾氣像姑姑,倒是沒不知天高地厚,還蠻有淑女意識的。
木樨在被皇帝嘉獎以後,又被京城裡的一些武將拉著,東一家,西一家的吃了半個多月的酒,才算是忙活完了,陛下的嘉獎旨意發下了,也恩准木樨帶兵回去雲南鎮守,榮寶兒硬是又挽留了白青多住了半個月,才放他們夫妻,帶著四個孩子啟程離開。
榮寶兒不放心白青帶著還沒滿週歲的小嬰兒趕路,把奶孃和白果都暫借給白青帶著,還包了一包清虛藥箱子裡翻出來的丸散膏丹,還把長義借出去了,長禮嘴上說,不放心長義沒功夫,其實是擔心媳婦白果,也自請跟著去,白青只能扶額嘆氣著笑納了。
珍兒在榮寶兒家裡坐月子,洗三,滿月,百歲,兩個表姐弟都是一塊兒做的,實在是熱鬧的很,京城的官宦人家,但凡有些頭臉的,都趕來參加了,連皇帝都給驚動了,還特意招了袁敏行問了幾句,跟著還送了禮。
大皇子因為跟袁敏行父子,還有瑀哥兒一同征戰,又受到他們的許多照顧,就有了些袍澤情誼,聽說皇帝賞了袁敏行和瑀哥兒,徵詢了皇帝的意見,也跟著送了些東西表示祝賀,二皇子和王皇后,因為大公主和回鶻公主的事,心裡有氣,就裝聾作啞,沒有任何表示,袁敏行也沒什麼異樣,王皇后聽了,卻越發覺得心裡不忿,特意找到皇帝,要給袁敏行上眼藥。
“敏行之前直接回家,是朕同意的,畢竟是才得了小兒子,也是情有可原,至於大皇子給他和榮瑀送賀禮,也是經過朕同意的,這次能夠大捷,袁敏行他們功不可沒,些許小事,你不要老是掛在心上,還是好生替二皇子,操辦迎娶回鶻公主的婚禮要緊,眼看著日子就近了,可不好耽誤了!”皇帝上了年紀,脾氣也寬和了許多,還肯跟王皇后多解釋幾句,雖然,已經早不在她的宮裡留宿了。
可惜皇帝的這話,在王皇后心裡反倒起了反作用,讓她對於大皇子越發忌憚起來,可是眼前的二皇子的親事,還是要抓緊的,畢竟回鶻公主馬上就要進京了,二皇子府邸的修葺工作還有善後要處理,既然已經輸了一陣,後頭的臉面還是要撐下來的。
二皇子風風光光的迎娶回鶻公主,讓京城熱鬧非凡,整整張燈結綵了一旬時間,熱度才漸漸衰退,據說,二皇子與回鶻公主夫妻,十分的和睦,真是相敬如賓,舉案齊眉,讓有些等著看熱鬧的人,無比的失望。
這邊二皇子婚事才完畢,大皇子和四皇子也相繼出宮,開牙建府,順便就成親了,相對於二皇子婚事的熱鬧,大皇子迎娶三朝閣老潘巍的嫡親孫女,婚事卻辦得中規中矩,而四皇子的親事,就要高調多了,皇帝特意給他選了太師閆海的嫡長女,那可是被江湖相師驚歎,說是天生鳳命的至貴之人,這一來,倒是讓王皇后和二皇子,把忌憚之心,從大皇子身上,順利的轉移了。
榮寶兒苦巴巴的終於熬完了月子,不幸的是沒能參加二皇子舉世矚目的婚禮,卻趕得及參加了大皇子的婚禮,回來跟榮高氏感嘆,那潘家小丫頭,真是個不一般的,行動間處處規矩不錯,言談舉止嫻雅,只輕描淡寫,三言兩語的,就讓企圖生事的人,灰溜溜的離開了新房。
“今天我才相信,言也是利器,諸葛亮能罵死王朗,用的就是言語,區區三寸之舌,果然不輸給三尺利刃!”榮寶兒滿心的佩服,都掛在臉上,榮高氏抱著小外孫,看著閨女笑。
“所以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榮高氏也是眼見了潘家姑娘的風韻,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