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王興華的提議,趙宏圖也沒有發表什麼意見,反而說道,“港口的事情,就交給愛軍去處理吧,我相信他們團隊的能力。”

徐愛軍的佈局能力,已經從最開始的經銷商網路就可以看出來了。

從幾個港口的選址和佈局看來,他的戰略眼光也沒有問題。

東北那邊的卡魯比諾,從蘇北那邊接手過來後,一下子從之前的一個默默無聞的港口,變成了帶動整個大東亞地區發展的一個樞紐中心。

也證明了徐愛軍在港口經營方面的能力。

既然他們的能力夠了,趙宏圖也沒有去插手的理由。

插手過多,有時候也不是好事。

雖然趙宏圖已經很成功了,但他沒有膨脹,知道團隊的能力永遠都大於個人的能力。

公司最終還是要靠著大家去發展。

而不是靠某一個人。

“興華,此前的金融危機,還有這次大豆價格風波,也一下子從一個搜子變成了一個胖子,但咱們只是增長了規模,收購的企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現在還只是一個比較虛弱的胖子,脂肪比較多,裡邊的骨骼和肌肉還沒有成長起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如何去瘦身健體,怎麼樣讓新業務實現盈利,這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問題。”趙宏圖說道。

一般來說,被收購的公司,多少都會存在一些問題。

或者是經營不善,或者是資金週轉不靈,或者是競爭太激烈,或者是遇到突發事件等等。

完成併購後,這些公司,也在一定時間內,會拖累公司的業績,導致華遠集團的利潤率下降,現金流減少。

如何那實現收購的公司扭虧為盈,實現盈利,是非常考驗公司的能力。

也在這個時候,華遠集團還不會停下擴張的步伐。

“咱們公司在這個方面,還是非常有經驗的,肯定沒有問題。對了,老趙,我覺得咱們需要對公司的模式再進一步改革,將資本經營與資產管理經營分開,進一步壓縮管理層級,做實公司管理平臺,下放經營排程權。”王興華說道。

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他身上的擔子也是越來越重。

迫切地需要將一些工作能分擔出去。

趙宏圖對這個問題,也考慮過很長一段時間了。

大公司和當初的小作坊在管理模式上肯定會有所區別。

隨著公司的規模擴大,管理模式也要跟進才行。

王興華提到的這個問題,他也想到過。

公司規模越大,層級也是越多,如果管理模式跟不上,那就會越臃腫。

工作的效率,自然也會越低。

“興華,你的意思是將經營權下放,咱們直接管理專業的公司,總部直接管資本?”趙宏圖問道。

王興華點點頭,他也是服氣趙宏圖這一點,不管是他們提出來的是什麼,只要說了,趙宏圖很快就能明白他們講的是什麼。

而且可以用更加精煉的語言,把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給表達出來。

這一點,讓人很是服氣。

趙宏圖想了想,華遠電子,也就是段菲特所在的公司,目前就是這麼管理的。

只是管理資本。

而華遠電子的運營,卻非常非常出色。

在電子通訊行業,已經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發展勢頭甚至超過了京大的方正,以及聯響、華興等巨頭。

甚至和海外的摩托羅拉等比起來,也是絲毫不落下風。

“行,公司內部先出一個方案,到時候咱們討論一下。”趙宏圖說道。

公司要想實現跳躍式的增長,完全只是靠實業,還是不行的。

必須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