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末忽然想起了和母親的對話。

那是去年,在廚房幫忙打下手的時候,她和母親一邊做飯一邊聊天,母親關心起了她剛剛踏入大學校園中的生活。

“在大學裡有沒有在大學裡遇到驚豔的男生?有沒有想要談戀愛的衝動?高考結束了,大學上了,年紀也夠了,確實是到了可以談物件的年紀了,先找個幾年,談個幾年,想要找到一個互相喜歡又合適的男生並不容易,早點行動不會有錯。”

當時,她的態度是抗拒,但沒有當場爆發,原因很簡單,母親是個非常有智慧的人,且容許別人講理,講贏了,那就是對的,講錯了那也不要緊,但無理取鬧那可是要捱揍的。

小時候她可沒少捱揍,已經被揍怕了。

親媽揍親女兒,常事。

老爸求情也沒有用,除了惹火上身以外,火勢也只會更旺。

沈月末還記得自己當時的回答是:“暫時沒有發現看得上的男生,如果遇見了,肯定帶給你和我爸掌掌眼。”

母親就說了:“如果要找物件,一定要找個有責任心的,一定要找能夠讓女人依靠,不能讓女人受委屈受欺負的男人,什麼是好男人,肩膀要寬,要能夠扛事,天塌下來也能扛得住的!”

“現在都說男女平等,哪有將事都壓到男人頭上的,有事一起擔唄。”

她:“現在的工作生存壓力太大了,我有好些個同學高中畢業後就開始工作了,只是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他們都說出了校園後才發現生活不易。如果談戀愛結了婚,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將生活的擔子都丟給男生,我覺得這多少有些太不負責任了。”

母親:“大部分人都得踏入社會,早晚的事,擺在你們這個時代的人面前的是兩條路,要麼是被打得猝不及防,要麼是早有準備,多讀幾年書便是七次量衣一次裁,可以綢繆未雨。”

“踏入社會就意味著要接受另外一種活法,家庭,事業,夢想,生存等等……這需要憑藉本心做出相容和選擇之舉,有時候甚至要面對不得不選擇放棄一些曾經在意的珍貴之物的情況,比如,年少時的理想。”

“女生選擇家庭而放棄理想和事業,這只是她們個人的一種選擇,並非不負責任,而是她們選擇用另一種方式承擔起另一種責任。”

“你覺得只是你覺得,她們覺得也只是她們覺得,未經他人苦,就不要輕易斷言別人的選擇和對錯。”

當時,她笑呵呵的說:“無論以後會找什麼樣的男生當男朋友,至少我是絕不會放棄自己的理想和生活,如果他要是敢幹預我,我立馬就把他給踹了!”

母親同樣微笑著說:“談戀愛是彼此不同生活習慣的融合過程,總要互相接受彼此的存在,如果不合適,不需要強求。”

“你對自己的未來有清晰的規劃,這點媽媽很欣慰,靠人不如靠己,無論你要做什麼,只要是你發自內心想要去做的事情,媽媽都支援你。”

“嗯……”

她都快感動哭了:“那你喜歡什麼樣的女婿?”

母親說:“剛才我不都說了,在互相喜歡的前提下,得有責任心,不能讓你受氣受欺負,得護著你,嗯,長的得好看一點,不能太醜,學歷也不能太低,不然和你沒有共同語言,沒有共同語言的環境下,相處多半會出問題的。”

“當然,這些都是小事,甚至於有錢沒錢也是小事。”

“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固然是構成生活環境和相處關係的基本因素,但卻不是主導情感的最主要因素。”

“物質基礎是現實層面的需求,但情感滿足卻是精神層面的需求。”

“世事繁雜無常,沒有人可以一直堅強,尤其女性,大部分的女性是多愁善感的感性生物。”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