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合資企業,計有:深州香格里拉酒店、京城彩色映象管廠、上海捷豹(英國吳氏)、蛇口PG拉鍊廠、蛇口自動化裝置廠.......

前前後後已經實打實的投入了200億港幣,可謂非常出力;

前世,合和的胡應湘雖然號稱在內地投資500億港幣,不過那可是前前後後三十多年的投資。

而吳光耀不到五年,就實打實的現金投入了200億港幣。

......

中環總站。

吳光耀望著快要封頂的兩幢國際金融中心大廈,不由得感覺到脖子有些酸了;

國際金融大廈A幢地上樓層為72層,高度為325米;

國際金融大廈B幢遞上樓層為68層,高度為308米;

兩幢大廈猶如定海神針,直入雲霄,也難怪吳光耀看了幾分鐘脖子都酸了。

此時,這塊中環填海地段只有四幢高樓,俱是吳光耀的物業;

分別是環球大廈(52層)、長實大廈(55層)、國際金融大廈A幢(72層)、國際金融大廈(68層),總計330萬平方尺的商業樓宇面積;

按照此時的寫字樓28港幣每平方尺每月計算,這四幢大廈月租金可達9200萬港元,年收益可達10億港幣;當然,這只是粗略的計算,畢竟商鋪的租金可比寫字樓高,而且也沒有算支出的管理費。

如果到了1994年,這四幢大廈的月租金可達90港幣每平方尺,年租金更是達到了36億港幣。

想到於此,吳光耀暗自下定決心,這塊填海地段不能讓任何人擠進來。

“走吧!我們今天走人行天橋,看看我們有多少幢大廈是連在一起的!”吳光耀對身邊的吳顯朔說道。

今天是週末,吳光耀和吳顯朔父子倆約好了視察旗下優質的物業。

踏上天橋,人流頓時多了起來,甚至可以說是‘人頭攢動’;

中環的人行天橋建成之後,將吳光耀旗下的十幾幢大廈連線起來,一同連線起來的還有幾個政府辦公職能樓;

大廈連線之後,頓時吸引了香港人前來逛街,因為有很多大廈下面是購物廣場,上面還有寫字樓、酒店、餐廳、娛樂場所等入住這些大廈;

所以,人行天橋的人流一直是人山人海!

很快,父子兩人就看見了吳氏家族所屬的中環核心地段八座大廈;

這八座大廈分別是前置地的六幢大廈——遮打大廈、文化東方酒店、歷山大廈、太子大廈、置地大廈、怡和大廈;

還有連卡佛大廈、怡康大廈(地鐵站上)。

這八幢大廈同樣被人行天橋連線起來,因為正好在一個區域。

人行天橋的西邊就是皇后大道,吳氏家族也擁有足足三幢大廈,分別是光大大廈、長江大廈、華人行。

朝著中環的金鐘方向走去,希爾頓酒店、和記大廈、海富大廈(金鐘站上)、香港會所大廈、新世界大廈A\\B幢(地鐵二段金鐘站)、大道九號、公爵大廈,共計8幢大廈。

也就是說,在中環位置最好的地段,吳氏家族足足擁有23幢一流的大廈,佔整個區域的50%左右。

中環本來就是香港的商業核心區,而這23幢大廈更是位於中環的核心區,所以說是核心中的核心;

除這23幢大廈以外,吳氏家族在中環其它區域,還有15幢大廈;

也就是說,吳氏家族在香港中環足足擁有38幢一流的大廈,總計1500萬平方尺的商業樓宇。

非常的誇張!

不僅如此,在上環、西環、半山區、灣仔、銅鑼灣,吳氏家族還擁有足足30幢商業大廈;

僅僅是本島的商業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