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東方文化酒店。

吳光耀、老霍、董大三人聚在一起,正在會宴。

吳光耀說道:“當前東方海外的財務狀況如何?”

老霍帶著董大前來向自己求助,吳光耀雖然不一定會拒絕,但也不可能一攬子全包;

董大說道:“去年(1984年),公司全年盈利1.6億港幣;不過,由於公司負債過高,長短期債務高達102億港幣,光利息就需要支出6.2億港幣;同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已經高達80%。”

吳光耀皺起眉頭,資產負債率高達80%,說明這個公司已經處於破產的邊緣;

1985年,世界航運業更是會陷入空前衰退;

按照這種情況,在沒有外力的幫助下,東方海外將在上半年資產將達到負值。

吳光耀說道:“今年的航運情況將更加糟糕,你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前世,東方海外在1985年的債務已經高達200億港幣,可見1985年的航運有多糟糕;

一年時間,新增100億港幣的債務,這其中除了航運蕭條、利滾利之外,更多的是——東方海外在日本訂購了24條新船,急需現金結賬。

如果是別人分析今年的航運形勢,董大還會抱著僥倖的心理,但吳光耀說出這句話,顯然如同鐵證一般,不容人懷疑。

這位才是最厲害的船王,世界航運史上的真正‘帝王’。

董大心理一沉,立馬改變了來時的注意,說道:“耀叔,能不能指點一下我該如何做?”

吳光耀先問道:“你一開始打算怎麼做?”

董大說道:“我的打算是去說服日本的造船廠接受少量的賠償,取消其中12艘新船的訂單合同;另外的12艘新船船款2.4億美元,我打算透過銀行組合貸款進行支付。”

老霍插話道:“大陸的貨運需求增加,航運訂單有意交給東方海運一些。”

吳光耀點點頭,大陸開放後,自然需要大量的進口貨物,那也就需要大量的船隻;

大陸雖然能造船,但對於大型船隻還是非常困難;

而且就算能造,現在也來不及。

至於大量買船,更是不可能,畢竟外匯非常的緊張。

想到於此,吳光耀甚至有些吃味,自己旗下也有一隻船隊,可沒有接多少來自大陸的訂單;

此時,吳光耀旗下一共是500萬噸的載重量,其中貨櫃船300萬噸、油船200萬隻,也算是世界上的一個大船東;

當然,這隻船隊也和大家一樣,並沒有多少盈利;

不過因為沒有債務、而且都是大船(運營成本低),故不至於虧損。

吳光耀點撥道:“這遠遠不夠拯救東方海外!”

董大認真的點點頭,絲毫不懷疑吳光耀的話。

吳光耀繼續說道:“東方海外目前的債權人有哪些?”

董大回答道:“超過50個國家,200餘家債權人。”

吳光耀思考起來,董大前世是拯救了東方海外,但也從老闆變成了打工人。

“你要和這些債權人談判——關於東方海外重組的協議;主要內容是:成立一家東方海外國際的新公司,將旗下貨櫃船注入這家公司,專門負責貨櫃運輸業務;東方海外國際公司需要新的投資人,老霍比較適合,可以注資一筆啟動資金。

東方海外實業持有東方海外國際的大部分股份,而所有的債權人的全部債務轉為東方海外實業的票據、優先股及新普通股,和董氏共同持有東方海外實業的股權,而董氏徐亞拿出一部分股權成立一支債務基金,這部分股份的分紅將用於贖回自己的股份,直至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