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

牛奶置地大戰、九龍倉戰役,論收購水平,吳氏家族自然是不如凱瑟克家族;

須知,牛奶置地大戰時,置地未花一分錢,就差點成功(前世成功了);

而吳氏家族之所以獲勝,不過是擁有絕對實力,收購的水平有限,就是用錢砸。

西門·凱瑟克面色平靜的說道:“收購戰中,實力才是最好的武器;吳先生擁有巨大的財富,在市場上自然可以肆無忌憚的吞併其它公司。”

很明顯,吹捧之外有挖苦的意思!

吳光耀絲毫不介意,自己可是標榜自己是善意收購。

“話不能這麼說,公司既然上市了,就要遵守上市規則;再說了,我收購的公司,其後股東無一不對我心服口服。”

雙方有些劍拔弩張,怡和高層從心裡還是不希望置地公司丟失的;

可如今面對強大的敵人,如果不好好的應對,怡和、置地兩家公司都有可能遭受滅頂之災。

馬世民見狀,開口說道:“西門大班,我方願意以12港幣每股的價格,收購怡和手中的全部股份。我們是抱著誠意來的,如今置地負債過多,按照這種形式下去,怡和今年要損失去年80%的利潤,而置地公司的虧損將達到10億港幣以上。”

此時,置地和怡和實行互控,雖然股權牢靠了,但害處也非常多;

置地是如今的債王,負債130億港幣;

那麼債權銀行就會凍結置地和怡和的大量資產,凍結怡和的資產,怡和自然也無法發展了。

而如今吳光耀又在虎視眈眈,怡和、置地雙方又不敢拆掉這個連環船;

畢竟一旦拆掉連環船,那吳光耀收購就輕鬆多了!

此時的情形,可以用‘堵門’來形容,吳氏家族把置地和怡和死死的堵在一個沒有糧食、沒有水的惡劣巷子裡。

“不可能!”西門·凱瑟克立馬予以回擊:“必須每股16港幣!吳先生,我瞭解你,你對置地在中環的物業,早就是虎視眈眈,有勢在必得的心理。”

每股按照16港幣的話,置地總股本是11億股,那麼置地的市值就高達176億港幣了。

【作為參考,在1987年10月前,華資四大家族曾以17港幣每股收購怡和手中的置地股份;當時置地總髮行股份為25億股,華資財團為置地公司報價高達425億港幣(市值為280億港幣)。】

這次,吳光耀沒有討價還價了,開口果斷說道:“明天置地公司需要停牌,下午開始我們需要查閱置地公司的相關資料。”

西門·凱瑟克同樣沒有猶豫,說道:“可以!但如果你們主動放棄收購,需要承諾永遠不再收購置地公司!”

吳光耀開口說道:“不是永遠,我最多答應五年不再收購置地公司!”

雖然這筆交易基本上已經達成,但吳光耀還是留了一個心眼;

畢竟五年過後,還有幾次機會可以染指置地公司;

對於置地在中環的物業,吳光耀是有必得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