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地方重新開始挖,仔細尋找一些重點區域。
李維他們還是有收穫的,只不過看著眼前的這些槍,全都是鏽成了鐵疙瘩。這幾乎就是李維成為挖土黨以來挖出來鏽蝕最嚴重的一批貨了。
這些槍多半隻能用來拆零件,只能批次打包賣出去,不要說賺錢了,能收回成本就謝天謝地。
挖出來的槍也五花八門,Vz.24、曼利夏-95,這都是羅馬尼亞軍隊的制式武器,用的是7.92毫米子彈。
這些不稀奇啊,要是挖出來了同樣是羅馬尼亞軍隊制式武器的法國造勒貝爾M1886步槍還好點,這種槍雖然也能用7.92mm制式步槍彈,不過主要還是8×50mm步槍彈。
高盧雞就是不一樣,不管是二戰前還是二戰後,在武器裝備這一方面走的是不尋常的路數。
除了步槍,還挖出來了斯太爾M1912手槍、奧利塔M41式9毫米衝鋒槍,這款衝鋒槍小眾一點,這是羅馬尼亞庫吉爾兵工廠生產、也是羅馬尼亞歷史上的首支衝鋒槍,只可惜找到的都鏽的不像樣了。
M39頭盔、ZB24步槍刺刀、搪瓷水壺、M1939防毒面罩等等,羅馬尼亞人的東西確實不少,只可惜值錢的東西幾乎沒有找到,很多都不具備修復價值。
李維他們也找到了幾桿幾乎不可能修復的莫辛納甘步槍,一杆雖然個波波沙42相同,但是本質上是缺少生產材料而簡化生產的PPS-43。除了這些東西之外,還有一些頭盔、不太有收藏價值的手槍或者刺刀等等。
唯一一個本來可以值點錢的DP輕機槍,也就是俗稱的大盤雞,結果大彈盤沒了,槍身的前下方裝有兩腳架也斷了。更加讓人心疼的是這款本來槍管長605毫米的武器,槍管攔腰斷了,也不知道是被炸斷的還是其他原因。
一支槍連槍管都沒了,那自然也就意味著沒有什麼收藏價值了。
這樣的結果註定了也只是拆零件,只能用作為以後修復其他同樣款式的武器提供零部件了。
仔細算了算,李維覺得這一週的挖土尋寶應該是虧了。
他也能接受這樣一個結果,就算自己有點能力,也不能保證每次都可以賺到錢。雖說挖出來的東西不值錢,好歹也挖出來了一大堆‘破爛’,沒有一無所獲就是一種成功。
回到了伏爾加格勒,李維第一件事情就是將這些東西放在車庫裡。
分門別類的放好,就算有些東西不是很值錢,也需要儲存好,不能真的當垃圾給扔了。
拆零件也挺好,這也是一種業務,做得好能夠換些錢。而且技術難度也不算太高,這些東西普遍都不是特別值錢,自然也就不講究特別精細。
維什尼亞克打量著倉庫,說道,“本來我以為你的住處足夠大了,可是我現在覺得不夠大。尤其是倉庫,這裡放不下更多的東西。”
“如果我們挖到了坦克、火箭炮,那才是真的放不下,所以我一直想要租真正的倉庫。”李維就笑著說道,“這裡只是一個過渡,在我們沒有挖到真正的大傢伙之前,這裡足夠用。”
西耶娃就說道,“一些不值錢的東西我們可以處理掉,這裡不是廢料場。”
看向伊萬,李維問道,“你的意見呢?”
伊萬就說道,“莫辛納甘或者Vz24這些我覺得可以直接賣掉,但是那挺DP機槍不要賣掉。它還可以嘗試修復,我們找到了其他DP機器的時候,它可以派上用場。”
李維就開玩笑說道,“如果是二戰時的DP機槍還有點修復的價值,其他的就算了。這款槍太多了,我們現在都可以買到一些它的零部件。”
蘇聯時期的武器確實太多了,所以在收藏市場上,一些武器也確實不太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