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間去看電影的這類人認識到了方南。

所以開始這類人或許無感方南獲獎,拿個獎而已。

但等資訊多了,交流多了,知道方南是在歐洲拿了獎。

這個獎還有很多國家參與,國內電影人上一次拿獎還是在1993年,14年前。

很多人紛紛覺得厲害。

大過年的茶餘飯後,酒桌上再這麼一交流。

知曉方南才20多歲,拍的電影動輒賺上億元,如果不是年前張一某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上映,方南就是國內第一票房大導。

七嘴八舌之下。

國內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對方南的印象就更深了。

方南的國民度因為《少年的你》柏林摘金,瘋狂飆升。

而方南在獎項、獎金、國民度各有斬獲之外。

《少年的你》的摘金,也讓與這部電影有牽扯的人產生了諸多亂七八糟的情緒。

家大業大的韓總是其一。

他的心情是複雜的。

起初,他不太願意往《少年的你》中投錢。

為了照顧方南情緒,象徵性的投了300萬,沒想第一次去柏林的方南就拿了金熊獎。

這特麼誰能想到?

聽說《少年的你》獲獎後在歐洲賣瘋了,韓總的心情自然不會好。

好在中影家大業大,每年需要投資那麼多電影,總歸有看走眼的時候。

再就是劇情電影就是劇情電影,即使國外獲獎了,也未必能帶動國內觀眾的觀影熱潮,這是常識。

韓總心情好壞參半。

江州則是沮喪的不行。

英皇和方南合作好幾部戲了,《刺殺小說家》因為投資太大,方南需要人兜底之外的所有合作,分配給英皇投資額都少的可憐。

幾乎每次都是200、300萬。

輪到《少年的你》,方南終於因為中影不看好,對英皇放開口子。

江州卻因為題材,選擇像往常一樣投資200萬。

只這一下,就把他的眼光承託的淋漓盡致。

這個年,他都沒過好!

慶幸的是楊老闆沒有拿《少年的你》說事,文藝片麼,只有在歐洲那片畸形的土壤裡才能生存。

國內,就兩字,呵呵!

但該要的還得要,江州以投資方的身份打起了香江、臺灣兩地的發行權。

《少年的你》讓資方、方南吃飽飽後。

影片中的演員,以及幕後獲得的好處也不少。

一眾幕後加薪自然不用說。

畢竟職業生涯一欄,自動加上了57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榮譽。

演員所得的好處就更多了。

片酬增加、知名度增加、粉絲粘合度增加、在諸多國際電影人面前刷臉、演技被肯定、代言片約找上門等好處滾滾來。

劉茜茜人還在柏林。

她在國內的經紀人就急不可耐的打來了國際長途,催她回國,說是有不少品牌找上門,想籤意向合約。

年節一過,就要拍廣告推廣。

這位經紀人的電話打到柏林,被藝人總監褚姵君當頭罵了回去。

她正幫劉茜茜談浪琴女士腕錶華夏品牌大使身份呢,哪能亂跑。

主要演員劉茜茜之後,劉思詩、倪倪等人也或多或少接到了一些代言,只是相對來講,她們的代言比較低端一些。

諸多的利好的訊息背後,當然也少不了遺憾。

《少年的你》另一主演胡鴿還未恢復。

但蔡宜儂給胡鴿通報《少年的你》獲獎訊息的時候,也讓他吃了個定心丸。

只要他自己有信心,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