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2000年代,對於華語電影市場來說,是個作品泛善可陳的年代。

每年出產的華語佳片寥寥無幾。

無數國人看完《黃金甲》、《夜宴》、《無極》,看著頒獎典禮動輒頒發的雙黃蛋、多黃蛋獎盃,紛紛譏諷華語電影遲早藥丸。

與不被看好的電影市場相反,2000年代的華語樂壇卻是一個真正的神仙打架的年代。

光是兩岸三地星光熠熠的歌手就多達數十上百位。

臺灣的周杰輪、蔡依林、SHE、F.I.R樂團、信樂團、吳克群、王力紅、陶喆....

香江的陳慧琳、陳一迅、程龍...

內地的超女、快男、花兒樂隊、誓言、鄭源....

如此多富有創作力的歌手帶出來的作品也是一頂一的強。

剔除怪胎方南,近兩年的歌曲就有:

《不能說的秘密》、《黃金甲》、《中國話》、《大城小愛》、《秋天不回來》、《求佛》、《不得不愛》、《號碼》、《美麗的神話》、《一萬個理由》、《不怕不怕》等等一系列神曲。

甚至連馬來歌手光良都寫出了火遍大江南北的華語歌曲——《童話》。

電影頹廢,樂壇鼎盛,唱片時代沒落的基礎下。

手握彩鈴業務的移動,敏感地察覺到網際網路數字發行的通道能力。

於是,他們跳出通訊框架,順應全球數字音樂發展的趨勢,設立了無線音樂基地。

並著手打造了一臺名為‘移動無線音樂咪咕匯’音樂頒獎典禮。

第一屆咪咕匯頒獎典禮在京城工人體育館舉辦。

宣傳名單中,來自兩岸三地、馬來、韓國與會歌手、頒獎嘉賓上百人。

當然。

名單中更有一位備受業內人士肯定的重量級人物。

2000年代歌壇繞不過去的詞曲作者——方南。

不過歌迷對這位的面部記憶很模糊,一個是人長的普通,大眾臉,看完一眼懶的看第二眼。

二嘛,詞曲作者屬於幕後,不常在鎂光燈下出現。

何況方南最讓人熟知的身份還是電影導演。

所以即使工人體育館前人聲鼎沸,人頭攢動,拿著票等待入場的歌迷一眼望不到頭。

卻沒人發現,體育館前的白色雕像下,戴著網球帽,旁若無人嗑著瓜子的方南。

這麼大身份的人來參加活動,沒有經紀人助理相陪,主辦方也沒有保安開路,看上去有些天方夜譚。

可方南執著的這麼幹了。

不是他裝杯!

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獨來獨往,反倒能在人群中自由穿梭。

而且他一不相信自己會被認出,被認出後,歌迷會把他撕扯成碎片。

二是他不願過上前呼後擁的生活。

這方面他準備學學菜市場自行買菜,行同路人的劉市民。

以及隨意搭乘地鐵的發哥。

他覺得這種不用拘束,無需偽裝的生活才是真正自由的生活,才是為自己而活!

不緊不慢磕完曽婉卓藏在兜裡的瓜子,方南一拍屁股起身,走向不遠處的流動攤販。

“老闆,來瓶礦泉水。”

“沒有冰凍的礦泉水。”

方南無所謂道:“常溫的。”

礦泉水到手,他剛“咕咚咚”的悶了一口,被另一位走來買水的中年人認了出來。

“是方南吧,你這打扮和身份不符啊。”

“你也差挺多啊,馬爺。”方南瞄了瞄一身短打的中年人。

來人叫馬未都,在娛樂圈名聲不響,於收藏圈名氣極大,兩人雖說未曾謀面,但在各自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