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曆的四月,正是春夏交替的季節。出門的如絲細雨,下了一整天依然沒有停歇,在公社教委開了一天會的老穆冒雨急衝衝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至於會上講了些什麼,他都記在了揣在懷裡的那本“小筆記”上,讓他說可能說不上半句了,現在腦海中留下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教委任主任最後提到的:“今年我縣重點中學——谷城一中開設的初中部將招錄100名優秀小學畢業生,各學校可以組織優秀的學生參加考試,具體報考時間另行通知。”
這訊息對於老穆來說,是個著實振奮的訊息,春節後的每次會議間休,老穆都與那些開會的老師們討論,哪個中學教學質量高,哪個中學的師資配備好,在他的心目中,為即將畢業的兒子選擇一所好的學校比“久旱逢甘霖”還重要三分。
“谷城一中,那是當年自己上高中的學校,學校的環境與師資不僅沒的說,而且還是地區的重點中學,那裡開招初中部,這為兒子提供了一次絕佳的機會,為兒子選擇這所學校,全是造化啊!”老穆這樣想著,腳步顯得更加快了些。“可招考不同於推薦,招考是要憑成績的,兒子的成績雖然在全公社能排上名次,但那是全縣幾十萬人口優中選優,更何況還將有臨近縣裡的小學畢業生參加考試,能不能考中還是個未知數。”老穆盤算的同時,不由得在自己心裡打了一個大大的“?”號。
剛邁進家門的老穆,顧不得擦掉頭上的雨水,便一屁股坐在屋內寫字的兒子旁邊。
“今天做了哪些?我給你檢查一下。”老穆接過妻子遞過來的毛巾,將雨水打溼的頭髮擦了擦,便仔細看起兒子的作業來。
四月過後,天氣轉熱起來,正是耕種大好時機,處在北溫帶的小王莊自然免不了要忙碌一陣子。當下村裡人的積極性很是高漲,每天早早起床,下地耕作農忙。
為方便自己下地幹活,秀花提前幾天就將小兒子穆寶送到了孃家,讓自己的母親看管。今天好容易盼個星期天,老穆本可以去幫老婆做農活,可是在兒子即將升學的當口上,卻怎麼有心去想著地裡的活計呢?秀花早早做好了早飯,下地忙農活,老穆卻在家陪著兒子趴在老式的抽屜桌前做起了功課。
“穆老師在嗎?”老穆在屋裡聽得清楚,便急忙起身出門站到院裡,“張主任,這麼早來家裡一定有要緊事!”老穆說著急步上前握住來者的手。
“前幾天你說的事,我一直記著,就是谷城一中報名的事,這不,昨天我們才接到通知,這月15號就開始準備報名。”“這還勞您親自跑一趟!”老穆客氣地說。“今天一早趕集,恰路過這裡,特來給你說一下,過幾天可能教委還要專門通知,你想著準備一下。”
“太謝謝了,那進屋裡吃完飯再去吧!”說著就往屋裡讓,“不用客氣,家裡還等著我到集上買菜下鍋呢!有啥事再說吧!”邊說邊推起剛停穩的腳踏車往大路上走。
當日歷翻到15號那天,老穆早早去了公社教委,第一個為兒子報了個名,本來他還想為學校多報兩個名額,但是與學生家長溝通,人家都認為自家孩子學習不如穆珍,均表示不願去做陪考而作罷。
報名結束時,老穆聽公社教委張主任說,此次招生全縣共報了650多人,加上鄰近縣裡的考生,總計報考人數達835人,共招兩個班,每班50人,按此算來,錄取比例至少是8︰1,這樣的淘汰率對於小學升初中來說,還從未碰到過,老穆懸起的心,對兒子這段時間的學習絲毫不敢放鬆。
兒童節剛過兩天,地裡的麥穗兒已等得不耐煩了,農家的磨鐮刀聲、吆喝牲口準備場地聲、維修機器聲,已混成農村三夏準備的交響曲。谷城縣結合當地實際,通知各農村的學校放假兩週,回家為農村三夏幫忙。
“人家都準備收割麥子,你看你們爺倆,腦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