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樹陰下的老穆,眼睛有點澀,這些日子裡的勞累加上焦灼的心情,沒有讓他睡上一個真正的安穩覺,不知不覺,他閉上了那想睜卻難以睜開的雙眼,兩手相扣抱住膝蓋,頭緩緩地垂在胸前。

老穆獨自一人走在一條向前看不到盡頭的路上,兩邊繁花緊簇,蜂蝶群舞,讓人心醉的花香,陣陣撲鼻,遠處傳來“嘩嘩譁”的流水聲,聲聲入耳,心裡很是納悶,“這是哪裡呢?難道是《西遊記》中的花果山,卻怎麼不見‘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呢?”正疑惑間,一位白髮飄逸的長者緩步向其走來,他急忙迎上去問個明白。

“大爺,請問這是什麼地方?”

“這是通往逍遙境的路,前不遠便可進入逍遙境,凡人來此福地,必為逍遙而來?”

“逍遙?”老穆內心一驚,不知如何回答。

“忘卻身前身後事,一心只為逍遙遊!此處雖不是天上仙境,卻勝過人間福地。請隨我先逛他一逛!”說畢,拉起老穆的右手就走。

走不多遠,便看到一個高大的石門牌坊,篆字書寫三個大字“逍遙境”。再走近時,兩邊石刻一幅對聯,亦是篆字書寫:

享人間榮華富貴

遊仙境暢所欲為

那長者對老穆言:“逛只逛得,但不可言,言語必失,失則遭遣,遣則不回!”老穆半信半疑,隨長者走進門來。

跨入門內,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十分平坦的小廣場,腳下青一色的花崗岩石鋪築而成,距離大門不遠處是一假山,假山高二十餘米,四周怪石嶙峋,環繞而上,其間花草重生,老穆認得的也只有類似冬青、月季、牡丹等幾種常見的植物,其餘各類鮮花異草,老穆只是看著賞心悅目,卻叫不出什麼名字。山頂處一青石突兀,在那稍平之處,有大篆書“怡情谷”三個字。

順著花崗岩路轉過去,便可見一直徑約丈餘的半圓形平臺,平臺前綠意盎然,平臺地面用的全是琉璃鋪成,但見流雲漓彩,五顏六色,晶瑩剔透,光彩奪目,老穆心裡不由一驚,此景只為天上有啊!老穆輕踏上那琉璃,感覺自己如同進入仙境般。他隨老者行至平臺邊沿,但見面前峭壁直下,深不見底,讓老穆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稍微定了定神,細看去,躍入眼簾的是煙霧繚繞,峰巒疊障,一條峽谷蜿蜒起伏,兩邊群山青翠,溝壑連綿。

“這莫非是人間仙境?”老穆不覺詫異,“與之相連沒有什麼路可以走,如何進入這仙境呢?”長者看出其心思,慢語道:“請閉上眼睛,莫言語!”說閉,直視老穆,老穆稍疑惑間,已將雙眼緊閉,便覺自己頃刻之間飄然而起,雖身子在移動,兩耳卻感覺不到一點風聲,靜得出奇,那清新的空氣讓自己神清氣爽,稍傾,腳下已落在實處。

“可以睜開眼睛了!”長者沉厚的聲音再次傳來,老穆微微睜開眼睛,陽光明媚,雖然看上去很是強烈,卻不十分刺眼,照在臉上,覺得暖烘烘的,讓人感到渾身軟綿綿的舒服。腳下是細軟的青草,時而伴隨應時小花,這花草卻不怕踐踏,踩在上面,軟軟的,細細的,如同踩在厚實的綠絲毯上,草青味濃,撲鼻而來,清新爽腦,心情舒暢。

環顧四周,如同再現清明上河圖之盛景,道上行人全部古人裝束,但對於老穆這個外來著裝之人,也沒有人多看上一眼,雖然遊人如織,騎馬者,坐轎者,乘古代車馬者,圖有皆有。大家彼此揮手致意,並看上去也是說笑自然,但對於老穆來講,卻是隻看到大家歡笑,卻聽不到任何聲響,安靜異常,仙境自有仙境之妙。綠道交叉分支,或寬或窄,或深或淺,沒有什麼規律可循。每條細徑的兩旁,盡鋪綠色,樹葉間隙中透過的陽光,細的遊若如絲,粗的潔白如柱,不時映在臉上,增添了些許絲絲樂趣。那不知名的行道樹,葉子或闊或狹,枝杈或長或短,針葉闊葉的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