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公子抱著晚兒看了看鐘少爺,不明白師父這時候有什麼吩咐,聽話地走過來。

攆穀子焦急地說道,“爐英,在你師伯面前,師父不小心把明山若雅小時候的事說了出來,你師伯他惱著師父教壞他徒弟!君莫,平常我也有教你武功,也算是半個師父了,你們兩個,帶上在樹上睡覺的那位(邱若雅)還有樹下坐著的那位(邱明山),趁著三對新人成親,你們去跟他們討要一些銀子過來,師父我要買食材,親自犒勞師兄那填不滿的胃!”

向人乞討銀子,這等丟人的事,爐公子是萬分機會,嘟囔地說道,“師父,你缺銀子,我給你便是!何須……”

“師父這是在教你為人之道,你們以後定會遇到身無分文的時候,那時候,你該委屈自己去做不願意做的事,這是鍛鍊你們的臉皮!去,沒要夠十兩銀子,別跟人說是我攆穀子的徒弟!”

“是!”爐公子無奈,他的師父,總是有一些奇言怪語。

爐公子剛把邱若雅叫醒,就聽到門外大聲喊著“新郎來了!”一個不小心,差點掉在地上,大家趕緊地出去看熱鬧了。

杜公子要趕在方家兄弟回來之前把新娘子帶上,繞著河邊梨林走一圈,然後到方家祠堂與方家兄弟一起行禮,時間掐的緊緊的,一會兒都不能鬆懈。

“親家老爺,這邊請!”崔藥師站起來,做了個請的手勢,杜老爺笑呵呵地站起來,兩人歡喜地往外走。

“我說崔家兄弟,外邊有崔老爺跟杜老爺在,你們幾個,怎麼也跟著去呢?”方媒婆攔住要出去迎親的崔家五兄弟,在他們疑惑的眼神下,無奈地說道,“你們家習俗是怎麼樣,我不管,在我們梨花坊,就得依著規矩來!”說著一揮手,頓時有人拿上來五把紅色雕花的傘遞給他們,“妹妹出嫁,還沒走到新郎面前,你們得給她撐著傘,這樣嫁過去,才不會倍顯淒涼!”

崔家兄弟點點頭,開啟傘,在方媒婆指定的位置站好。

杜公子到了房門前站定,方媒婆叫上幾個熟練的婦人,走進房,把崔蓮開迎了出來。

方媒婆指了指還站在那裡的崔大少爺,“崔家大哥,你這愣著幹什麼?趕緊撐傘過來!”

崔大少爺也是第一次見識這樣的風俗,趕緊走上前去,在崔蓮開走出房門的時候,把她保護在雨下。

“哎,這就對了,姑娘出嫁,大哥撐傘,從家裡出門,順順利利!”方媒婆點點頭,扶著崔蓮開往前走,崔大少爺也跟著走,走了一小段路程,前邊的崔二少爺不用方媒婆提醒,趕緊走上來,聽從方媒婆說的“傘並傘”把妹妹接了過去,同理,到了門前,崔五少爺走過來撐傘,崔大少爺蹲在房門前,背起崔蓮開過門檻,送她進入轎子。

又是一路吹吹打打,再次經過梨林的時候,杜公子再次吩咐眾人停下來,走到轎子前,是請求,又是期盼,“娘子,時辰還早,可否與為夫到梨花樹下走一遭?”

後邊送親的崔家兄弟看到轎子停下來,趕緊從馬背上下來,走過來問個明白。

縱使崔蓮開很聰明,也不明白杜公子想要做什麼,沉思一會兒,便輕聲地回答,“一切隨夫君安排!”

夫唱婦隨,也不過如此罷了。

“杜公子,萬萬不可!”方媒婆攔住了轎門,“新娘子過門,路上不可出頭,不吉利!”

“江湖兒女……”

“江湖兒女不拘小節,也要注意地方!”方媒婆打斷了杜公子的話,“年輕人,這崔家小姐,可是體面的姑娘啊,這背後,還跟著崔家兄弟呢,你這擅自做主把她帶出來,可有想過他們是否願意?”

崔大少爺在杜公子開口之前便說道,“杜公子,我家妹子,從來沒受過什麼苦,若是你疼惜,就讓她在祠堂門口再出現吧!”

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