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隨著一段影片的流出,張威的名字,出現在了眾人的視野中。

一時之間,關於張威和他的天天電子廠,在網路上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從買下酒店當宿舍,到給離職員工發七萬工資,最後給員工家屬買醫保還墊付手術費用。

這一幕幕,彷彿是在演電視劇一般。

不,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演!

七萬,一個普通的電子廠操作工,怕是一年都賺不到這麼多!

網友們紛紛表示震驚。

然而,震驚之後,更多的是懷疑。

因為實在太假了!

“七萬?這工廠的錢是自己印的嗎?”

“一個普工,兩個月掙錢七萬,糊弄誰呢?”

“對呀,照這個做法,別說賺錢了,恐怕沒幾天就破產了!”

……

大家都把這個新聞當成了垃圾營銷號寫出來的博人眼球的假新聞。

一時之間,很多人表示很氣憤。

每天累死累活,就拿個幾千塊錢。

結果這垃圾營銷號還發這種搞人心態的東西。

這不是恰勞動者的人血饅頭嗎!

然而,有人發現了問題的關鍵。

“這不是營銷號,你們看看,這是那個古飛記者偷偷跟蹤拍攝的。”

“古飛,就是那個曝光了全國食品廠新增劑潛規則的記者?”

“對呀,當時全國食品加工廠因為他的曝光被全部清查了一遍,關停了不少有害新增劑過量的黑廠!”

本來古飛這個名字不算太出名,但是經過有人指出,大家一下子就想起來了。

除了曝光有害食品新增劑的事,像很多近年被整治的行業,都是因為古飛的曝光才引起的重視。

“如果說是古飛曝光的訊息,那麼絕對就是真的了!”

“是啊,畢竟是冒著生命危險揭露過不少黑幕的良心記者,怎麼可能釋出假新聞呢!”

在瞭解了古飛的事蹟之後,眾人不再懷疑新聞的真實性。

可是,他們還是有些難以相信。

吳良看到這個訊息的時候,皺緊了眉頭。

天天電子廠,這個名字他很熟悉。

因為這就是他的光明電子廠的競爭對手。

本來,他對這個新聞是沒有感覺的,甚至有些想笑。

因為他知道天天電子廠快要倒閉了,這一定是藉機炒作,想要掙扎一番。

然而在他看來這樣的炒作毫無意義,甚至是愚蠢的!

合作商看中的是效率,你炒作良心能拿到訂單嗎?

可是,看到評論區好多人拿光明電子廠和天天電子廠做對比,他繃不住了。

“大家不要被騙了!”

“我深知電子廠的內幕,天海市雖然是工業發達的城市,但是全都是代工廠。”

“工廠的工作都是非常簡單的組裝焊接等工序,也因此利潤非常低微,如果不加班,工資都不夠吃飯。”

“而且電子廠都是不能帶電子產品進車間的,為什麼會有車間工作影片被曝光。我只想說,懂的都懂,利益相關,圈內人士太多,匿了!”

吳良的評論一出,眾人似乎明白了什麼。

“你是說古飛記者配合張威演戲?這不可能吧!”

“對呀,古記者這麼敬業的一個人,怎麼可能做這種事!”

“樓上的你們真是笨啊,人都是會變的!”

“對呀,這個新聞太假了,我早就懷疑它的真實性了!”

一時之間,網路言論分為了兩派。

一派認為古飛和張威演戲炒作,一派認為張威是真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