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完顏亮說的話,完顏宗翰真想大罵一句,你的腦子是怎麼長的,居然還能利大於弊?你這腦子恐怕不是被驢給踢了。完顏亮對於遷都這個計劃,很顯然也不是一拍腦門做出來的決定,他心中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想法。

這個時候他對完顏宗翰說道:

“朕將都城遷到幽州,這樣一來,可以向前方將士傳達一下對於宋朝作戰的決心,給予將士們信心。”

這句話倒是不假,完顏亮將都城設定在幽州城,相當於是把大前線設定在了戰爭的最前沿,就像是當年項羽的破釜沉舟,對於士兵們計程車氣鼓舞還是很大的。

公元前208年,秦將章邯鎮壓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又攻破邯鄲,反秦武裝趙王歇及張耳被迫退守在鉅鹿,被秦將王離率20萬人圍困。

章邯率軍20萬屯於鉅鹿南數里的棘原,並修築兩側有土牆的通道直達王離營,以供糧草。

趙將陳餘率軍數萬屯於鉅鹿北,因兵少不敢去救。

楚懷王得到這個訊息以後,於是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帶領二十萬人馬去救趙國。

宋義引兵至安陽後,接連四十六天按兵不動。

對於宋義的這個舉動,項羽十分不滿,於是就去跟宋義說:

“秦軍包圍了鉅鹿,形勢這樣緊急,咱們趕快渡河過去,跟趙軍裡外夾擊,一定能夠打敗秦軍。”

宋義本身就是一個沒有擔當的人,根本不想率領著自己的大軍冒險,聽到項羽說的話,宋義擺了擺手說道:

“我們還是等秦軍和趙軍決戰以後再說。”

頓了一下,他又有些得意的對項羽說道:

“上陣跟敵人交鋒,我比不上你;要說坐在帳篷裡出個計策,你就比不上我了。”

項羽聞言大怒,有些不滿的說道:

“現在軍營裡沒有糧食,但是上將軍卻按兵不動,這樣不顧國家,不體諒兵士,哪裡像個大將的樣子。”

兩個人發生爭吵,最終不歡而散。

第二天,項羽趁朝會的時候,拔出劍來把宋義殺了。

他提了宋義的頭,對將士說:“宋義背叛大王(指楚懷王),我奉大王的命令,已經把他處死了。”

於是將士們則擁項羽為上將軍。

項羽殺宋義的事,威震楚國,名聞諸侯。

將宋義殺了以後,項羽實際上相當於已經掌握了整個楚國的大軍。

隨後,他率所有軍隊悉數渡黃河前去營救趙國以解鉅鹿之圍。

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後,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干糧,然後傳下命令:

“皆沉船,破釜甑!”

意思是說把渡河的船(古代稱舟)鑿穿沉入河裡,把做飯用的鍋(古代稱釜)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統燒燬。

這就是破釜沉舟,項羽用這辦法來表示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

就這樣,沒有退路的楚軍戰士以一當十,殺伐聲驚天動地。

因為沒有了退路,每一個楚軍計程車兵都悍不畏死,因為他們知道,後腿就是死路一條,唯有向前,戰勝了前面的敵人,才有一線生機。

就這樣,經過九次的激戰,楚軍最終大破秦軍。

秦軍的幾個主將,有的被殺,有的當了俘虜,有的投了降。

這一仗不但解了鉅鹿之圍,而且把秦軍打得再也振作不起來。

現在的完顏亮,倒是想要效仿一下當年的項羽了,完顏亮對完顏宗翰說道:

“都城就在將士們身後,他們只要是輸了,咱們大金國也就亡國了,這樣以來,反倒是可以激發起大軍的戰鬥力。”

完顏宗翰聽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