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

如果伊特萊克想,如果伊特萊克投入精力去思考,他可以感知到木星小行星帶中某一塊隕石的形狀和構成成分,他可以感知到距地球數億光年外的一個星球上某個外星人的早餐,他可以感知到某個繁華的星際港口每一條宇宙飛船聚變反應堆燃料還剩下多少。

之前很多沒有想通的事情,此時豁然開朗,那些曾經困擾地球上科學家們的問題,那些伊特萊克曾在哈靈頓老師的課上苦思冥想的數學和物理難題,現在看來如同一加一等於二那樣簡單。

但是瞭解到這些世界的本質之後,伊特萊克又感受到一種由內而外的冷漠,這讓伊特萊克想起了當時自己幫助托爾舉起雷神之錘的情景。

自己告訴托爾,雷神之錘之所以舉不起來是因為托爾不夠相信自己,將過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錘子上,托爾最終戰勝了心魔,成就了雷神。

但是實際上他舉不起來的原因是“觀察者效應的宏觀化”,如果將這條冷冰冰的物理定律告訴托爾,恐怕他燃不起那麼多的激情,也不會聽命於自己。

自己現在的情況也一樣,當看透了世界間全部的規律之後,就很難在投入感情——

所有的愛恨情仇看起來都是那麼沒有意義,人類只不過是一堆原子按照規律拼湊而成,大腦所謂的情感也不過是神經元過電產生的應激反應。

愛一個人,恨一個人,傷害一個人,甚至殺死一個人,都不過是原子的重新組合,甚至涉及不到質子的層面,本質上和一個物塊在空中鬆手就會落下沒有什麼區別。

在瞭解了萬有引力之後,沒有人會憎恨一個物塊為什麼會落下,也沒有人會因為一個物塊落下而愛上它。

這就如同此時的伊特萊克,在洞悉了世界上的絕大多數規律之後,伊特萊克也同樣地失去了愛和恨的能力。

在他看來,世界上的一切本該如此,這將伊特萊克匯入了一種虛無主義,所有的善,所有的惡都變得毫無意義。

隨之而來的是,伊特萊克感受到了神性的可怕之處,他發現自己失去了做任何事情的動力,既然一切本該如此,那就讓它如此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