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之戰內閣大臣楊嗣昌被賜自縊!

東廠九千歲魏忠賢被囚禁!

武將新秀黃慶功更是被夷三族!

文武百官因為崇禎突如其來的改變,都有所不適應。

“陛下,汝州之戰的真相駭人聽聞,令人乍舌,若是流傳出去恐怕對陛下和朝廷的威望都是巨大的損失。這是殺了楊嗣昌、黃慶功無法消除的!如今之計,只有安頓好汝州殘存的百姓才行!”

兵部尚書孫傳庭神色一動,走到大殿中央躬身說道。

以前皇帝優柔寡斷,朝廷大概分為三個勢力。

宦官勢力:以魏忠賢為首的東廠,代皇帝監管天下。

文官勢力:以內閣楊嗣昌首,主要負責處理全國政務,不是出身顯赫,就是科舉入仕的正統官員。

豪強勢力:這是由於今年天災、人禍不斷,朝廷為了解決財政問題而賣官賣爵產生的勢力。特點是有錢,代表人物:黃慶功。

最後。

現在。

楊嗣昌死了,魏忠賢被囚禁,黃慶功死了,三大朝廷勢力都沒有了主心骨。

而汝州,更是被闖賊的流寇大軍折騰得像個地獄。

朝廷必須派出欽差去解救災民,安撫民眾,從而減輕國朝在百姓心中的不良影響。

這不是件好差事。

對於在場的朝臣,無論是誰接手了,都不是件好事。

但對於此次派往汝州的朝廷欽差來說,這是個大好的機會,不僅可以刷聲望、刷功績,還可以在陛下的心裡留下好印象。

要是論起賑濟災民、安撫民心,這誰能比得過文官?

老天開眼啊!

這是該文官勢力大興啊!

久違的感覺在文官們的內心中迸發!

孫傳庭覺得自己年邁的身體中,血液似乎燃了起來!

“嗯?”

朱由檢似笑非笑看了過去,不經意地說道:“孫尚書覺得朝廷中誰來當這個欽差比較合適呢?”

不約而同,在場的文武百官紛紛抬起頭,雙眼閃閃發光,緊盯著孫傳庭不放。

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這件事情只要解決好了,就算是不進入內閣,最起碼也會成為皇上面前的紅人!

孫尚書,你快看看我!

“俗話說:舉賢不避親!臣有一好友,名為鄭有元,曾任禮部侍郎,頗有賢名。後因父母先後病逝,遂服喪辭官。目前正出喪期,臣想著,要派一個瞭解汝州的文官去擔任此次的欽差,鄭有元,再合適不過!”

孫尚書面不改色,義正言辭地說道。

文武百官紛紛側目,心裡的小九九頓時盤算了起來。

都想在這次汝州善後工作中分一杯羹!

感受到背後無數注視的目光,孫傳庭卻毫不在意。為官數十年,養氣的功夫早已爐火純青,這點伎倆,早就視若無睹,司空見慣。

這份朝廷欽差的差事,說啥都不能丟!

“相比較鄭有元,朕倒是有個合適的人選!”

見識到孫傳庭的養氣功夫,朱由檢嘴角微微抽搐,不由得說道。

“敢問陛下所言是誰?”

“前兵部侍郎袁崇煥!”

聞言!

文武百官一愣!

袁崇煥是萬曆十五年的進士,天啟帝時期,廣寧被後金軍攻陷,於是朝廷商議,應該派人鎮守山海關。

袁崇煥得知後,隨即一個人往關外查閱地形。

回朝之後,袁崇煥上言稱:“只要朝廷能給我足夠的兵馬錢糧,我一個人便可以鎮守住山海關!”

朝中大臣也經常誇讚袁崇煥的才能,於是朝廷又破格提拔袁崇煥為兵備僉事,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