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手下把這些珠寶都抬走。

“大人,是小的有眼無珠!不知大人到此,想要先從哪一步下手呢?”

“你們這裡哪裡訊息最靈通?”

“回大人的話,瑞星酒樓。”

……

瑞星酒樓內。

這裡的裝潢奢華至極,就連朱大典這種酒肉慣了的人都覺得這裡奢華得不可思議。

這樣一個地方,隨便點上一壺小酒,就能讓尋常人買到一個小官噹噹。

“這地方既然不缺錢,起義軍們如何煽動百姓起義呢?”

“大人有所不知,您在這個地方看到的人自然不缺錢,可是這些人畢竟只是少數,大多數人其實連吃飯的問題都解決不了。”

“哦?願聞其詳。”

朱大典說著酌了一口小酒。

“這裡已經有了將近三年的旱災了,別看這裡都是平原,但正是因為如此,風沙來臨的時候這裡避都避不開,百姓們的生活苦不堪言。這不,一有起義軍來煽動人心,這人就跟著起義軍走了。”

“原來如此。那朝廷不是每年都有專門的賑災糧嗎?你們沒有收到麼?”

“回大人,朝廷這幾年怕是國庫空虛,給我們的賑災糧一年不如一年,這也是現在起義軍敢這麼猖狂的原因,若不是這回咱們陛下掃除貪官,將他們的錢財都用來充盈國庫,我大明怕是……”

說到這裡,知縣愣住了,才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連忙補充道:“呸呸呸,下官這嘴不是什麼好嘴,還請朱大人莫要介意。”

“罷了。”

朱大典擺了擺手。

這次他既然是來鎮壓起義軍的,從知縣口中聽到點實話對他來說是好事,他又怎麼會怪罪於他呢?

“那朝廷的糧食還沒有運來嗎?”

朱大典拉開了旁邊的椅子,示意站著的人坐到身旁。

“還未曾送來。”

“行,本官知道了。”

說話間,朱大典招呼隨從拿出筆墨紙硯,他迅速在上面寫明自己的親眼所見,將這東陽縣的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

“你快馬加鞭,速去皇城將此訊息告知於陛下。”

……

御花園內。

“好!很好!朕果然是沒有看錯人啊!朱大典果然是可以重用之人。”

洪承疇正站在一旁,悉心聽著朱由檢對朱大典的誇讚。

“不知陛下因何事如此開心?”

“來來,你過來看看。”

朱由檢朝洪承疇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看一下朱大典給自己送過來的信。

“這朱大典在信上詳細交代了東陽縣的情況,還分析得井井有條,你速按他信上所言去做,先派一部分御林軍以及錦衣衛的快馬去給東陽縣送些賑災糧食。然後去查一下之前京城之中是哪個人在管東陽縣那一塊的賑災糧,再看一下還有沒有和東陽縣一樣境地的地方。”

“是!“

洪承疇應聲下來之後剛想要離開,卻被朱由檢叫住了。

“你先等等。”

“陛下還有何吩咐?”

“除此之外,你且再派些人在暗地裡盯著朱大典,看一下這個傢伙是怎麼得到這些訊息的,是否收受了當地知縣的什麼好處!”

畢竟這人的歷史可不乾淨,朱由檢擔心朱大典會因此誤事。

“陛下您是不放心……”

“是!此人雖有些才能,但也不是全然能夠信任。”

不管正史上如何吹噓朱大典的才能,朱由檢還是相信自己看過的野史,他覺得自己還是應該留條後路。

朱大典,若你安分守己,朕保你榮華富貴。

若你死性不改,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