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上觀測室的門後,史密斯重重的嘆了口氣。

“唉。”

看著心事重重的史密斯,江北辰不禁發問。

“怎麼了,史密斯站長,發生什麼事情了?”

史密斯臉上沒有了先前那番愉悅的笑容,神色凝重,沉默許久,這才開口道。

“我就開門見山的說吧,最近奧林帕斯站又損失了一支採集小隊,我們將要面對的開採環境越發惡劣,其他站點也是如此。”

“根據資料估算,以目前的資源回收利用率和燃石礦的開採效率,恐怕用不了20年,整個火星站點的資源將難以為繼,屆時,火星上的百萬人口恐怕……”

此言一出,如同一記重錘砸在了江北辰和林毓的心頭上,頓時,氣氛變得凝重了起來。

“怎麼會?!不是說火星上的燃石資源足夠人類使用上百萬年嗎,怎麼如今又改口說是20年?”

身為研究員的林毓對於報表上的那些數字可是瞭如指掌,而且也不是虛構的,不可能會發生這樣的境況。

“是,火星上的燃石資源是很充足。”

史密斯沒有否認林毓的說法。

“但火星上的氣候和環境實在是太過惡劣,攜帶著金屬離子的風暴和有著鬆軟結構的土地,使得燃石礦的開採變得愈發艱難。”

“可我們不是有還有很多的塵埃獵人嗎?他們收集的金屬塵埃完全可以建造更先進的採集儀器啊!”江北辰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朋友老張就是一名出色的塵埃獵人,每次外出都能滿載而歸,未曾失手,從未聽說過外面的世界有這麼恐怖。

“不是你想的那樣……”

史密斯十分理解江北辰他們這種生長在溫室裡的天才。

他們從來都是不諳世事,所以才會這樣理所當然的想,將所有事情理想化。

“火星匱限的資源下,如今人口已經接近飽和,人口的繁衍速度已經跌落谷底,這樣的人才缺口也越來越大,難以為繼。

“更何況,在資源的限制下,火星的科技水平在這280年間幾乎沒有進步……”

事實勝於雄辯,史密斯調出了一分資料,透過腦機將其共享在了江北辰、林毓二人眼前。

“事實就是每年我們都會損失幾支採集小隊,而且還在持續增長,就今年這一年,我們就損失了足足4支採集小隊和上千的塵埃獵人。”

史密斯擺出的資料可是板上釘釘的數字,而這些數字背後,每一個都代表了一個鮮活的生命。

“怎麼會這樣……”

江北辰、林毓二人此時看到這些數字傻了眼,沒想到基地資源的維繫竟然要損失如此之多的性命……

看著眼前陷入沉默的二人,史密斯打斷了兩人的思緒,問道:“以你們二人的把握,還有多久可以建成黎明號?”

“盡全力的話,一個月足矣。”

江北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好!還趕得上!”

史密斯聽罷,皺著的眉頭總算舒緩了幾分。

“但是來不及試飛和調教,安全性和穩定性都沒有辦法確定。”江北辰說出了一些不確定的因素。

“不會,我相信你的能力!”史密斯肯定道。

“什麼趕得上?”林毓好奇的問道,兩人似乎有什麼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

見林毓如此問道,江北辰這才將其中的不為人知說了出來。

“是這樣的,奧林帕斯站作為火星基地最大的站點,一直為火星上的百萬人口的未來所謀劃,我們所接手的專案,也是其一,代號‘黎明’。”

“沒錯。”

史密斯接過話茬,更為詳細的為林毓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