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我的家在巴蜀,峨嵋山下 (第2/2頁)
大唐開局簽到,神級熊孩子 笑看風雲再起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城。”
“兒臣,也不願意離開父皇和母后。”
“這將近三個月的時間裡,兒臣雖然身在草原,可是心裡無時無刻不在記掛著父皇和母后。”
“兒臣知道,父皇和母后也一定非常牽掛承安。”
李承安這席話,說的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眼圈都紅花的,文臣武將們也是唏噓不已。
說到底,六皇子不過是個七歲多的孩子而已。
這個年紀正是天真爛漫,需要父母關愛的年紀,可是他卻已經在大草原上,為自己的父皇和母后效力了。
此等精神實在是令人敬佩啊。
就在眾人唏噓不已感慨萬千的時候,六皇子繼續開口說話了。
“可是,父皇。前幾日豬神給兒臣傳音,它想要返回老家了。”
“豬神的老家就在那巴蜀之地的峨嵋山下。”
“它希望兒臣親自送它回去,因為這是豬神最後一次哺育豬崽了,它希望將這一窩豬崽永遠的留在自己的故土上。”
“而且,豬神希望兒臣能幫助巴蜀之地的百姓們,過上更好的日子。”
“父皇,母后。兒臣此次能順利的為父皇和母后,征服整個大草原,豬神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若是兒臣,連這點要求都不答應豬神的話,豈不是辜負了豬神這一年來對兒臣的信任和幫助。”
李承安的話,讓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心情瞬間不美麗了。
原來豬神要走了,而且還要承安送它回到哪巴蜀之地的峨眉山下。
既然是豬神要回家,而且還要承安相送,那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不得不慎重對待這個問題了。
李世民緊皺著眉頭思索著。
一時之間真的是難以取捨。
六皇子立下如此大功,可是自己如何跟天下人解釋讓他去巴蜀之地的事情呢?
不讓六皇子送豬神回家,那也是不合乎情理的事情。
今年若不是它,大唐如何順利的度過洪澇和旱災以及那蝗災,就連承安收服草原,都有豬神莫大的功勞。
“陛下,臣以為,可以御封六皇子殿下為蜀王,算是待陛下巡視巴蜀之地,若是六皇子真的在豬神的幫助下,讓巴蜀人民過上了好日子,巴蜀的百姓也會感念陛下的恩德的。”
宰相房玄齡不愧是一國之相啊,瞬間便有了上好的計策。
這番話,讓李世民都不由的眼前一亮。
事到如今,這也許是最好的辦法了。
“觀音婢,玄齡此言,你怎麼看?”
“陛下,臣妾覺得宰相之言甚有道理,雖然臣妾也不願意讓承安離開長安城。可是,眼下怕是沒有比這更好的解決之道了。”
“只是,這一別之後,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見到這孩子了。”
長孫皇后,說到這裡不由的紅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