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最近很迷茫。

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莫非奪取冀州的手段有些卑劣,其他諸侯看不慣了?

也不對啊。

再怎麼說冀州也是一個大州,他袁紹的實力在天下諸侯之間,也是能數得上的。

更兼有小弟曹操,佔據兗州,可相互照應。

莫非是公孫瓚老賊暗中使壞?

一想到公孫瓚,袁紹就頭疼。

袁術命孫堅為豫州刺史,屯兵陽城。

趁他打董卓時,自己撿漏子,讓周昂為豫州刺史,派兵襲取了陽城。

袁術又派遣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協助孫堅回救陽城。

誰知道公孫越運氣這麼差,在作戰中被流矢射中身亡了。

而且公孫瓚蠻不講理,聲稱弟弟的死是由袁紹造成的。

前段時間袁紹和公孫瓚幹了好幾架。

為了安撫公孫瓚,袁紹放下面子,拔擢公孫瓚的從弟公孫範為勃海太守。

結果公孫範一到勃海,卻立即倒戈,反攻起袁紹來。

幸好自己還有小弟曹操,等曹操穩定下兗州,騰出手後就可以支援自己。

無緣無故受過圍毆,袁紹心裡那叫一個委屈啊。

“主公為何憂愁?”

別駕從事沮授信心十足的走了進來。

袁紹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稻草,急忙哀求道:

“先生救我!”

“主公勿慌,我知道主公在擔心什麼。

試問主公,管承他們的黃巾軍,可否和我冀州軍交手?”

袁紹搖了搖頭。

“這就對了,按照路程,他們應該到達冀州邊境了,為何現在沒有影了呢?

主公,您再想想,要是他們真的要打我們,會這麼光明正大嗎?

就不怕半路被兗州牧曹孟德或者冀州軍偷襲?”

袁紹恍然大悟。

“沮授,你的意思是,管承他們打冀州,只是一個幌子?”

“不錯,我要是沒猜錯的話,他們很有可能會反攻一波兗州,曹孟德恐怕危矣。”

“反攻兗州?”

沮授分析道:

“現在陣營劃分的很明確,管承和管亥在得罪曹孟德的情況下,是絕對不會再招惹另一夥勢力的。

得罪曹孟德,最多會招致兗州軍與冀州軍。

如果他們再得罪公孫瓚或者陶謙,那麼將要面臨各路諸侯的聯合進攻,青州黃巾軍絕對擋不住!

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打出來的名頭是進攻冀州,因為冀州與兗州是一夥的,管承再怎麼折騰,只要不侵犯徐州等地,陶謙是不會出手的。

而冀州勢力錯綜複雜,因此我斷定,這夥黃巾軍的目的必定是反攻兗州!”

袁紹一拍手掌。

“不好!孟德定然不會料到這一層。

快,派人加急送往兗州,讓孟德務必小心黃巾軍!

先生,沒了青州黃巾軍,還有黑山軍和公孫瓚、徐州軍。

先生可有破敵之策?”

沮授胸有成竹的點了點頭。

他這次來找袁紹,就是為了獻策的。

“主公,這些圍攻的勢力裡,只有公孫瓚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黑山軍,一夥賊寇罷了,不值一提。

徐州軍,更是笑話。

徐州和冀州之間擱著青州與兗州,陶謙軍隊遠距離作戰。

我們可以襲擊他們的補給線,甚至等曹孟德解決完黃巾軍,都可以半路襲殺徐州軍。

所以我們只需要應對公孫瓚足以。”

聽完沮授的分析後,袁紹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