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舟行一大早便被狗哥吵醒,此時也有些倦了,督促大侄子們午休之後,自己也躲進辦公室睡午覺去了。

等一覺醒來,已經下午三點多了。

他去洗了把臉醒醒神,然後端著茶缸泡上高沫,便慢悠悠的站到上場門處。

此時這裡除了盯場的孫濤,還有徐海東和幾個學徒。

相聲除了講究言傳身教之外,還講究薰陶。

很多時候,一些原本性子木訥,不擅長講笑話的人,往往聽別人講笑話多了,自己也會漸漸有了幽默感。

所以這幫學徒只要手上沒活,便要聚在上場門處聽相聲。

見顧舟行來了,他們便紛紛和他打招呼,然後自覺的將最好的位置讓了出來。

顧舟行打了個哈欠,然後從幕布的縫隙中,窺視舞臺上的相聲演出。

只看了一小會兒,他便皺起了眉頭。

正所謂一天不練自己知道,三天不練同行知道,一個月不練觀眾知道。

顧舟行很明顯的發現,臺上的孔景龍的嘴皮子不如之前利索了。

而且,他接連丟擲了幾個包袱,節奏卻都不太好,導致了臺下的笑聲遠不如往日熱烈。

看來最近自己忙著拍《萬萬》,無暇監督大侄子們,他們果然懈怠了許多!

而且不止他們,就連小學徒們的功課恐怕也落下了。

顧舟行的目光掃向那幾個正在嘿嘿傻笑的學徒,心中不由一動,正好趁著眼下有空,給他們上上課。

“你們聽相聲不能只聽樂子,要聽包袱結構和語氣節奏。”

他先是提點了一句,然後又考校道,“我問你們,孔景龍在臺上演的怎麼樣?”

幾人沒想到顧舟行會主動提問,不由面面相覷。

有些人即使看出了演出的問題,也怕說錯話得罪孔景龍,因而都不敢最先答話。

反倒是徐海東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一個發言:

“顧老師,我覺得孔師哥節奏不大對。”

顧舟行饒有興趣的問道:

“哦?哪裡不對?”

徐海東便把剛才的一個包袱重新表演了一番。

他的臺詞一字不差,只是調整了一下說話的輕重緩急,聽上去頓時順耳有趣了許多。

顧舟行和孫濤頓時一眼,都有些詫異。

沒想到徐海東才來了沒多久,居然能察覺到節奏的差異來。

顧舟行又看向了其他人:

“那你們呢?”

徐海東開了頭,其他人也沒了顧慮,也便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

等他們說完,顧舟行便逐一點評指點,並且親自給他們示範。

他自幼在相聲圈子薰陶,理論十分紮實,現在又在一笑樓演出,攢了不少經驗,分析其孔景龍的相聲來,自然像是庖丁解牛一樣,講解的深入淺出,足以讓每個小學徒聽明白。

別說他們了,就連孫濤這種經驗豐富的老演員,也在認真傾聽。

他本來是一邊盯著舞臺,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隨便聽聽。

同時還準備有什麼顧舟行沒講到的地方,自己要做出補充。

卻沒想到,顧舟行的見解的確很獨到,連他都大受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