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常去酒吧和打撲克,離 (第3/4頁)
說好戀愛升溫,你全整分手了? 丁小別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這個時候我才突然意識到,我之前想的,玩牌的都是因為相信自己是那個幸運兒才沉迷玩牌,這個想法完全是錯誤的。
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勸對方要看明白其中的套路,要及時收手,有多麼可笑。
就像如果我買刮刮樂的時候,有人勸我,用你就是普通人啊,還把自己當主角了,怎麼可能中獎,之類的理由試圖阻止我購買時,我會聽嗎?
不會啊。
我真的懂其中的套路啊,我也認為自己是普通人啊,所以我才買的啊。
那現在糾正了認知上的差異,勸阻會生效嗎?不會。
就比如我,我懂了這其中的道理就不會再買刮刮樂嗎?
我的理智告訴我,我應該收手,別再碰刮刮樂。
但我的理智也告訴我,我肯定不會收手。
在以後的某一天,我肯定會再買一張,沒中會再買,中了也會再買。
為什麼?
因為這件事只要有了第一次,除非是徹底沒了條件,比如我再也接觸不到能輕鬆買到刮刮樂的地方,不然我一定會有第二次。
那我會不會沉迷呢?
大機率是不會的,除非有一天我突然中了一千,甚至一萬,我感覺不會,因為我運氣沒那麼好。
而這還是刮刮樂,沒有人會向我推銷這個,也沒有人在其中給我提供情緒價值,也沒有可以免費體驗的刮刮樂讓我練手。
我為什麼要說我自己的例子呢,主要就是想告訴大家,打撲克和去酒吧這兩件事,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啊?酒吧?】【不是,刮刮樂和打撲克類比我明白,怎麼和酒吧扯上了?】【酒吧和打撲克一樣?】【問一下,你這個打撲克還是剛才那個打撲克嗎?】【咦?樓上你的疑問有道理啊。】【臥槽,主播這車速有點穩啊】……
溫良仍舊是戰術性的喝水,順便看看評論區的評論。
至於這個打撲克是說的打撲克還是打撲克,那就看個人想法了,中文的奧妙就在其中。
“至於為什麼把打撲克和去酒吧放在與一起,因為這兩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大家回想一下就會發現,不管是現實還是影視作品,只要出現了打撲克或者酒吧的情節,其背景環境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不同地區,不同人,不同背景,卻給出了同樣的答案。
這不僅意味著這個行業本身已經有了統一的認知,也代表其上下游產業同樣有了統一的認知。
打撲克的不讓說啊,我們就拿酒吧舉例。
所有的酒吧,都是比較昏暗的,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他們的昏暗程度和溫度其實是差不多的。
因為根據研究發現,在昏暗條件下,具體說是亮度在約50-100勒克斯時,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社交焦慮,促進親密感,陌生人互動意願會提高40%左右。
而酒吧的溫度,如果大家帶了溫度計的話就會發現,裡面的溫度是略低於室溫的20-22度。
這個溫度意味著什麼呢,在不讓我們察覺到不舒服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刺激我們身體的產熱需求。
因為身體有了這個需求,當我們看到其他人在舞動身體,又或者攝入酒精時,對其抵抗力就會低很多,因為我們的本能正在督促我們加入其中。
而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行為也會刺激身體產熱,那就是和陌生人的親密接觸,這會讓我們血液流速加快,身體發熱,因此產生一種舒適感。
但人很難把情感寄託於環境上,所以我們會下意識的將這種舒服感的來源,歸結於和這個陌生人的互動。
酒吧的座椅,尤其是那種高腳椅,斜凳面,坐起來是很不舒服的,坐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