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著在易購穩定人心的賀正誠,直到9月份才脫身出來,此時南山食品正式宣佈以17.5億美元收購米國都樂食品部分業務。

根據雙方的協議,南山食品將擁有都樂食品公司商標在全球包裝食品領域以及新鮮農產品在亞洲、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獨家使用權。都樂食品將保留北美新鮮蔬菜業務以及北美、拉丁美洲、歐洲和非洲的新鮮水果業務。

南山食品是賀正誠的全資子公司,這家公司的現金流顯然不足以支撐起如此規模的大收購,只能是賀正誠掏錢,於是他從弘毅套現的事情也就有了比較合理的說明。

不過媒體並不看好賀正誠突兀的收購都樂食品,從金融和網際網路科技到農業,這個跨度實在太大了。要知道都樂不僅有新鮮蔬菜水果的銷售業務,還在菲律賓等地擁有大型農場,賀正誠大手筆投資農業有什麼目的呢?

賀正誠能有什麼壞心思,他又沒有“神農空間”能夠加速作物生長週期,把錢砸在農業是高投入,長週期,低迴報的投資。之所以這麼做,只是因為他喜歡。

從投資的角度考慮,我們觀察一個世界不僅要看未來十年什麼會發生變化,還要看什麼不會發生變化,糧食對人類的作用幾乎看不到發生變化的可能,科技的進步不可能改變人類需要進食的基本規律。應該不會有人真以為喝西北風就可以活下去吧?

即使不考慮這個,就國內而言,吃飽之後至少有兩億人需要吃好,賀正誠的南山食品收購都樂就能滿足這部分的需要。比如說南山乳業的牧場主要集中在國內,有了都樂食品,會將牧場擴建到澳洲和紐西蘭等亞太各國。

另外不安分的賀正誠還想著透過“修煉”實現人體進化,那麼對各種藥材和高能食品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有一家專業的食品公司,加上適當的科技化改造,怎麼也能滿足他基本的需要。

試想未來某一天,全球遍佈他的中藥種植基地,萬一真能夠靈氣復甦的那一天,他就佔據了絕對的先機。就算沒有,也能扶持中醫復興,畢竟後面的疫情已經證明中醫的作用,即使被西醫打壓了幾十上百年,即使沒有被“科學”認可,沒有多少中醫大師,還是在各種場合發揮不小的作用。

柏拉圖的洞穴理論早就告訴我們,現代社會所謂的“科學”有著巨大的侷限性,妄圖用一種方法解釋宇宙萬物,不可避免的會因為“偏見”而錯過許多“真相”。作為一個半吊子的理工男,賀正誠並不迷信“科學”。

可惜全球氣候異常在未來十年越來越明顯,南北兩極氣溫升高,中幗南方很難看到大雪,科威特等地最高氣溫升高到70度,一連串的現象似乎在說明未來農業安全可能是一個世界性的大問題,提前投資現代農業,開發城市農場,在未來或許是一個不錯的生意。

再直白點,資金配置對賀正誠這樣的富豪來說尤其重要,高中低風險和收益率的投資都要有,以此應對可能出現的黑天鵝,萬一哪天因為人工智慧覺醒,人類廢棄全部網路,賀家還可以透過種田維持體面的生活。

面對暫時回到他身邊的劉一菲,賀正誠認真的解釋自己的想法,南山食品從飲用水、牛奶、牧場、咖啡、茶到生鮮蔬菜水果,幾乎將吃的喝的全部包圓了。

“你不會再也不吃外面的東西了吧?”一菲輕聲說

“誰說的?”賀正誠真沒有想過

“這不很明顯嗎?”

網上確實有了一些留言,包括比爾蓋子、網意丁養豬在內,不少網際網路科技富豪表達了對農業的興趣,這到底意味著什麼,很多人都在探究這背後的邏輯。

劉一菲倒不是好奇他的選擇,兩人在一起有情有欲有利益,再說了,一個三十多歲的頂級富豪,道德方面不說無可挑剔,至少沒有多少人超過他。娛樂圈本來就不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