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的號碼。

“新年快樂!”

編輯完發過去後,也不管對方看沒看見,蘇牧便直接關燈睡覺了。

二月十四日,趕在元宵節前,《瘋狂的石頭》終於殺青。

殺青倒是比開機熱鬧一些,新浪、搜狐、網易、山城晚報等媒體也趕過來採訪。

——都是蘇牧花真金白銀,由中影出面請過來的,也是電影宣發的重要組成部分!

“蘇導,請問您對外界對您年紀輕輕便執導拍攝電影的批評有何看法?”

“蘇導蘇導,外界都傳言您是富二代出來體驗生活......”

聽著這些媒體的提問,蘇牧都懷疑自己的錢是不是被中影宣傳部門給吞了?

都花了錢,提問還不關心電影本身?

儘管如此,有夢中二十年混跡娛樂圈的經驗,蘇牧面對著長槍短炮倒也不慌。

“成為一名偉大的導演(劃掉,資本家)是我的夢想,攀登夢想的路途總是艱辛漫長的,我想早點出發,或許可以更早的靠近目標吧。”

“蘇導,作為您的處女作,請問您覺得電影的票房能達到多少呢?”

“票房就交給觀眾吧,就我個人而言,一千萬不嫌少,兩千萬不嫌多,多多益善了!哈哈哈。”

...

雖然請這些記者過來已經花了一筆車船費,在採訪結束以後,蘇牧還是每人塞了個小紅包當做潤筆費。

看著記者們眉開眼笑的離開,蘇牧也稍微鬆了口氣。

拿人手短,總不至於在網站上胡咧咧了吧。

應付完記者,蘇牧也請《石頭》劇組的成員們聚了個餐,慶祝電影的殺青。

一個多月來,大家相處的也都很愉快,郭滔、徐爭等人還熱情的向蘇牧表示,他們檔期很鬆,有需要隨叫隨到!

酒宴散罷,眾人散去,蘇牧與黃博一同回了京城。

黃博要趁著新年群演回家的機會,再去影視城看看有露面的機會。

這也是絕大多數演員,尋找上鏡機會的大眾路線。

蘇牧則直接擰著兩瓶好酒,去了一趟田老師家拜了個晚年後,便直奔學校,準備藉助學校的裝置,開始電影的剪輯。

自家公司還只是個空架子,裝置雖然已經採購了,但是還沒有到貨,估計要等年後了。

在《瘋狂的石頭》上映之前,公司也要開始各種招聘了。

起碼該有的框架要搭建起來,然後還有攝影、美術、劇務等等。

每個導演都要有自己使用熟練的一班人馬,這樣才能使用的得心應手。

一直借田老師的也不像話。

《石頭》剪輯完成之後,自己也該繼續第二部的創作了。

是繼續《瘋狂的賽車》,還是試試其他的呢?

還是換一個吧,不能逮著一個人死薅,要是把寧昊薅禿了,中國就平白少了一個好導演。

國外雖然也有不少好電影,但因為社會制度、文化的不同,除開那些特效大片之外,其餘的在國內往往也並不吃香。

等自己去了國外再薅。

國內的話,嗯...換個人薅。

一人薅一部,博愛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