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豆腐,再在鍋裡蒸了米飯,想了想,聽說修行之人修為提高之後,飯量一般都會增加,我這修為增加了,飯量說不定也會增長,還是多弄一些的好,免得到時吃不飽,便又多下了一份的米。

飯菜做好之後,吃著自己做出來的飯菜,寧川心想:“幸好幸好,自己做的這飯菜吃著味道還是和以前一樣香。雖然這修為提高了,但是味覺還是那樣,沒有發生什麼變化。要是自己味覺發生了變化,以後吃什麼都如同嚼蠟的話,那以後我們這大吃貨帝國的美食怕是都要和我無緣了。”想罷,他把碗裡剩下的米飯趕緊扒拉到嘴裡,又添了一碗米飯。

飯畢,寧川拍著微微鼓起的肚子,慶幸的想道:“還好,倒是沒有出現小說中那些一旦洗經伐髓,必定飯量大增的橋段。不然以後每天吃飯怕是都要變成一筆不小的開支了。”

小坐一會,等腹中食物消化了一些之後,寧川便把鍋碗瓢盆拿到廚房清洗乾淨擺放好。之後便來到藏書閣中,抽出一本清靜經,拿著一個小馬紮坐到院內誦讀了起來。

不知不覺便是一個下午過去,寧川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隨後把經書放回藏書閣之中。

從藏書閣內出來的寧川默默的在道觀之內走了起來,看著夕陽的餘暉灑滿大地,看著被一層橙紅色的薄紗籠罩起來的清風觀。

想起自己從小在觀內生活的點點滴滴,想到從前師傅對自己的諄諄教導,教自己打坐修行,誦讀經書。

每一次犯錯之後自己便會在觀內的某個角落躲起來,師傅總是能夠找到自己,然後對自己進行教誨,講明道理,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自己的腳步遍佈了清風觀的每一個角落,師傅的教誨之聲也撒滿了清風觀的每一個角落。

隨著寧川走過道觀的每一個角落,曾經在道觀內發生的師徒二人之間的事情,一幕幕浮現在寧川心頭,想起師傅臨終前對自己的囑託,想起師傅一生的志願,他心下暗暗發誓:“師傅你放心,咱們清風觀的夕陽已經過去,未來只會如那初升的朝陽般,越升越高,徒兒定會將我清風觀發揚光大,不辜負師傅對我的養育之恩,教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