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忙得連見面的時間都沒有?”

溫書凜思索片刻,認真地說:“兩口子之間,難免會有磕磕絆絆,忙起來的時候可能會忽略對方的感受。

但只要心裡有彼此,願意為對方改變,多溝通,多理解,感情只會越來越好。你看我,雖然現在一個人,但我也明白兩個人相處的不易。”

蕭美娥微微頷首,“就拿今天的事情來說,你看,他去忙聯合創新的事情,到現在還沒個人影。”

“我也不是怪他,不理解他。只是擔心......”

溫書凜長嘆一口氣,“小娥,其實陳生從幕後走到臺前,也挺累的。”

“原來,他幫金爺做事,不用對接領導,甚至說可以不用自己親自出面。”溫書凜感慨道:“但那到底是上不了檯面的生意,現在,砥立,被這麼多雙眼睛盯著,他也不容易。”

她頓了頓,給蕭美娥再倒上一杯酒,也給自己續上,“金融這行,看著光鮮亮麗,實際上如履薄冰。尤其陳生做的私募,涉及的資金量巨大,稍有不慎,就是萬丈深淵。”

“這行看似只和錢打交道,實則背後牽扯的關係錯綜複雜,尤其是和領導之間,那可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蕭美娥微微前傾,問道:“凜姐,這能有什麼聯絡啊?我就知道開公司要交稅,辦手續啥的。”

溫書凜輕笑一聲,“這只是最基礎的。在金融領域,政策的風向能直接決定一個企業的興衰。

比如說,政府出臺新的金融監管政策,對借貸利率、資金流向等方面做出限制,像砥立這樣的私募公司,就得第一時間調整業務策略。

不然,稍有不慎,就可能觸碰到政策紅線,面臨鉅額罰款甚至被停業整頓。”

“兩者之間就像是一對共生體,誰也離不開誰。地方需要金融市場來支援經濟發展,而金融市場也需要地方的監管和引導。這其中的關係,微妙得很。”

她敲著桌面,“你想想,陳生做的私募,募集來的資金最終還是要投到實體經濟中去。投什麼專案,怎麼投,都需要仔細考量。既要符合市場規律,又要符合政策導向。”

“這…這麼複雜啊?”蕭美娥聽得有些迷糊。

溫書凜笑了笑:“當然複雜。有時候,一個政策的變動,就能讓一個專案從盈利變成虧損。所以,陳生需要時刻關注政策動態,和相關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才能規避風險,抓住機遇。”

她接著說道:“而且,金融行業競爭激烈,各種勢力盤根錯節。陳生要在這個圈子裡立足,除了要有過硬的專業能力,還要有足夠的人脈和資源。”

“他每天忙著應酬,參加各種會議,其實也是為了拓展人脈,維護關係。這些事情,雖然看起來和賺錢沒有直接關係,但實際上卻至關重要。”

“凜姐,聽你這麼一說,我才知道小誠背後要操心這麼多事。”

蕭美娥的眼神中多了幾分理解與心疼,“我之前還總抱怨他沒時間陪我,現在想想,他真的太難了。”

溫書凜拍了拍蕭美娥的手,“所以啊,你要多給他一些支援和理解。等他忙完這陣,你按我們說的,安排個假期,好好和他聊聊,他會明白你的心意的。”

蕭美娥堅定地點點頭,“嗯,凜姐,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溫書凜撩了撩頭髮,蕭美娥再次注意到了她手上的大鑽戒,忍不住又問:“凜姐,你真不打算跟我說說那戒指的事?我看你戴在手上,眼裡都透著溫柔,肯定有故事。”

溫書凜的目光落在戒指上,喝了酒的她,下意識地伸手摸了摸。

在教堂裡和陳誠發生的一幕幕浮現在眼前,但嘴上還是說:“真沒什麼故事,就是覺得好看,自己買了戴著玩。”

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