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帶來了鹹溼的氣息,碼頭上人頭攢動,戒備森嚴。

一隊懸掛著“鄭”字旗號的船隊偏師,緩緩駛入港口。

為首的,並非鄭和本人,而是其麾下的一名副使。

朱棣身著親王常服,在徐妙雲和幾名親衛的陪同下,早已等候在碼頭。

船隻靠岸,一名隨船通事快步下船,手中捧著一個精緻的紫檀木匣,徑直來到朱棣面前,屈膝跪倒。

“卑職參見蜀王殿下!”

通事的聲音帶著一絲旅途的疲憊,卻依舊恭敬,“此乃麻林國國主感念天朝恩德特命卑職等轉呈殿下之物。國主稱此石名為‘星芒石’,與貴國東海之濱所產的‘櫻花鐵’乃是同源之物皆為天外神賜。”

“星芒石?櫻花鐵同源?”

朱棣眉毛一挑,心中微動。

他示意親衛接過木匣。

木匣入手微沉,散發著淡淡的檀香。

朱棣親自開啟匣蓋,只見裡面鋪著明黃色的絲綢,絲綢之上,靜靜躺著一塊約莫嬰兒拳頭大小的石頭。

這石頭通體漆黑,表面粗糙不平,卻在某些斷面上,清晰地顯露出如同星芒一般,向四周放射的銀白色紋路。

朱棣拿起那塊“星芒石”,仔細端詳。

這紋路……

他太熟悉了!

與他在膠東沿海秘密礦洞中發現的那些隕鐵礦石上的紋路,幾乎一模一樣!

只是這塊石頭似乎更為純粹,星芒也更為清晰。

“果然是同一種東西。”

朱棣心中暗道,他將石頭翻轉過來。

石頭的背面,並非粗糙的原始狀態,而是被人為打磨過,雖然依舊不甚平整,卻刻著一些細密的文字。

“這是……”

朱棣眯起眼睛,那些文字彎彎曲曲,並非中原文字,也非蒙古文或女真文。

“殿下,”

一旁的道衍和尚湊了過來,他早年遊歷四方,對各種奇聞異事、古籍文字都有所涉獵,“這似乎是……古波斯文。”

“古波斯文?”

朱棣看向道衍。

道衍仔細辨認了片刻,神情逐漸變得凝重起來:“殿下這上面記載的是……‘徐福船隊曾在此補給,得神石攜之東,以鎮扶桑惡氣’。”

“什麼?!”

朱棣心頭劇震!

徐福船隊!

補給隕鐵!

鎮扶桑惡氣!

這句話的資訊量太大了!

麻林國遠在萬里之外的東非,徐福的船隊,怎麼會跑到那裡去補給隕鐵?

而且,看這石刻的痕跡,顯然年代久遠。

難道徐福當年東渡,並非直奔扶桑,而是進行了一場更為宏大的遠航?

他所攜帶的,不僅僅是童男童女和五穀百工,還有這來自“天外”的神秘隕鐵?

而這隕鐵,又與所謂的“扶桑惡氣”有什麼關聯?

朱棣只覺得一個巨大的謎團,如同烏雲般籠罩在心頭。

就在此時,他突然注意到,那檀香木匣的底部,似乎有一些極其細微的粉末,在陽光下微微閃爍著異樣的光澤。

那是一種淡綠色的熒光!

朱棣的瞳孔猛地收縮!

這熒光粉……

他太熟悉了!

與南京皇城地磚下發現的熒光粉,一模一樣!

與古裡國隕石神廟壁畫裂縫中的熒光粉,也一模一樣!

“不好!”

一股強烈的危機感瞬間攫住了朱棣的心神!

他來不及多想,腰間長劍“嗆啷”一聲出鞘,帶起一道寒光,狠狠劈向那檀香木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