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個多星期,所有的東西都準備齊全,施光明他們在社群黨群服務中心前面的夜宵攤就開張了,果然如同他們意料的一樣,在這裡一開張生意就很好。

他們晚上七點半就把攤位擺出來,做的其實就不全是夜宵的生意,很多客人晚飯也來他們這邊吃。加上施光明他們和光頭的炊具都是新的,那不鏽鋼亮得可以當鏡子,食材都是當場從冰櫃裡拿出來的,這讓人陡然就增加了信任感,覺得這裡的衛生和食材都有保障。

很多原來對路邊攤不屑一顧,從來也不敢去嘗試的客人,現在也成為了他們的客人。他們原來的那些老客,就更加,現在來吃燒烤或炒飯炒麵炒粉炒年糕,不需要坐在冷風裡,而是坐在帳篷裡面,舒舒服服地吃,這讓他們的感覺很好。

施光明想得沒錯,光頭的攤位和他們擺在一起,確實給彼此都帶來了更多的客人,那些來吃炒飯炒麵炒粉炒年糕的,會順便叫幾串烤串。幾個人一夥專門來吃燒烤的,也會順帶來一大份炒麵或者炒粉炒年糕,增加些品種。

生意紅火起來之後,光頭一個人就來不及,他把他的老婆,原來在做鐘點工的,也叫過來當服務員,不僅為他們自己的客人服務,順便也為施光明他們的燒烤做服務。施光明和光頭說,我是不是該給你老婆開份工資?

光頭瞪著眼睛罵他,那我是不是還要給你交這裡的租金?不過是搭把手的事情,哪裡需要分得那麼清楚。

施光明和徐麗娟,他們每天銷售的量增加了,成本和時間反倒覺得省了下來。成本降低很好理解,他們採購的量大之後,議價的資本就有了,說話的口氣都大起來,採買的東西,自然會比原來更便宜。

時間節省,一是他們的手藝更加嫻熟,加工醃製食材和串串的速度,都比原來快很多。還有就是,他們現在是把冰櫃放在一輛小平板推車上,串好的串,直接就放在冰櫃裡,到了時間,推著推車去大門口就是,不需要再像原來那樣,從餐桌到冰櫃再到泡沫箱,來回搬。

小區的保安,現在都已經變成他們的老客戶,宵夜來吃光頭的炒麵炒粉炒麵炒年糕時,光頭每份會少收他們五塊錢,徐麗娟還會贈送他們一人兩串烤串。這樣,施光明他們每天來這裡擺攤支帳篷的時候,門口的保安看到,都會主動過來幫忙,很快就把他們的場面擺開。

施光明他們輕鬆了,洋洋跟著也輕鬆,七點多鐘,他幫助爸媽把東西搬出門,然後徐麗娟就在帳篷裡,給他找一張空桌子,讓他坐著寫作業,徐麗娟經常會抽空過來看看。

洋洋最喜歡店裡生意好,沒有空桌的時候,這樣徐麗娟就不會讓他寫作業,而是讓他在爐灶邊上的沙灘椅上,坐著看書。

施光明一邊烤著烤串,一邊不時地看看洋洋,看到他盯著燒烤架,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就會在他手裡塞進一串烤串,洋洋太喜歡這樣的時候,而這樣的時候,好像越來越多。

隨著時間推移,客人的增加,施光明他們這裡,漸漸晚餐和夜宵連了起來,中間客流不斷,你都不知道那些客人,到底是來吃晚餐的,還是吃夜宵的。都已經凌晨一兩點鐘,有客人睡眼惺忪地過來,徐麗娟和他們打招呼說,吃夜宵啊。客人搖搖頭說,剛起來,晚飯。

帳篷裡有空桌的時間越來越少,徐麗娟給洋洋買了一張摺疊桌,讓洋洋就在他們的操作間,也就是放燒烤爐的帳篷裡寫作業。這個帳篷雖然是四面透風的,但爐子就在邊上,還是很暖和。

最讓洋洋滿意的,是施光明和徐麗娟一忙起來,都沒有時間來監督他作業做得怎麼樣,洋洋就是在鬼畫符,他們也不知道。等到後半夜徐麗娟空下來,再來檢查洋洋的作業,看著眉頭就皺起來,但這個時候,洋洋就是醒著也裝作是睡著了,徐麗娟只能嘆了口氣。

好在他們對他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