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都沒有。”

租這個詞對欒鳳來說還很新鮮,萬峰就給她解釋了租的意思。

“我沒有錢。”說這話時,欒鳳可憐巴巴的樣子。

“我們是一起打過仗的兄弟,你看我可以不要錢,但是你不許說出去。”

欒鳳立刻歡欣鼓舞起來:“我去摟草了、快點摟好去看電影。”

說完欒鳳瞄了萬峰一眼就拿著耙子到一邊摟草去了。

萬峰也拿起耙子開始摟草。

對於摟草萬峰真的很不拿手,以前他從來沒幹過這樣的貨,所以他基本上就是做個樣子,拎著耙子瞎走,三轉兩轉就來到了橡膠壩附近。

因吶河在這裡形成了一個C型的大彎,對面大約二三百米外就是橡膠壩。

現在是冬天看不到橡膠壩,它被凍在河面下了。

萬峰很想從河面上滑到橡膠壩去看看,但還沒付諸行動耳邊就響起了小舅的喊聲。

小舅已經摟滿了一大包草,而萬峰的小草包裡還只有半包草。

“你看你個廢材,就摟了這麼點草!”

“嘿嘿!從來沒幹過這活,我覺得我摟這麼多已經不少了。”

小舅什麼話也沒說把他那半包草一劃拉扛在肩上就往回走。

萬峰扛著耙子跟在後面。

窪後小隊按地理位置分成兩部分:東頭和溝裡。

欒鳳的家就在窪後小隊的溝裡住,按字面意思解釋溝裡就是溝裡面,兩山夾一溝。

這兩座山南面的山隔著窪前隊,西面的山隔著山後隊,順著這條溝向西北方向走再過一道山崗就能到達宋屯大隊的崔屯。

兩座小山相距有五百米的距離,窪後隊有三分之二的人家就住在溝裡。

欒鳳的家在溝裡住,但是她姥姥家則住在東頭,離萬峰姥姥家大約六七十米遠。

東頭共有兩排房,欒鳳的姥姥家住在前一排,四間古老的青磚砌牆,稻草苫頂的房子。

欒鳳沒有回家就在她姥姥家蹭飯,吃完飯就跑到萬峰的姥姥家來了。

萬峰的小姨今年十八歲,也算是和欒鳳年紀相仿的了,正好萬峰姥姥家也吃完了飯,於是出門組隊去看電影。

通向大浦子的山路上人頭攢動人潮洶湧,下至萬峰這樣十多歲的孩童,上至四五十歲的中老年,每個小隊都有上百號人。

走這條路的有窪前窪後和山後三個小隊的人,集中起來也有幾百號人,在田間路上拉出了一條長線。

從喜成和鐵匠因為年紀太小還無法加入這個陣營,萬峰混跡於鐵匠的哥哥、李金成等一群十二三歲的孩子中間,跟著萬峰小舅他們一干大人打打鬧鬧地走向大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