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八零年一個白紙一樣的年代 (第2/3頁)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農民 金01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的距離三千五百里,坐火車要三天三夜,中間在哈濱市要換乘由哈濱市到北遼省海濱城市大彎市的列車。
在換乘列車後又過了一天一夜後他們在一個叫垓縣的地方下了火車。
萬峰的佬家紅崖縣不通火車,他們只能紅崖縣的鄰縣垓縣下車然後改乘客車到紅崖,垓縣和紅崖之間的距離是二百四十里。
又坐了大約四個小時的客車,大年初一中午時分一家四口終於來到了紅崖縣。
那時的鄉還叫公社,萬峰的姥姥家所在的勇士公社離紅崖縣城五十里與孤山公社接壤,多年後勇士公社這個名字被另一個名字吳家所替代,又過了些年兩個公社也合併到了一起。
萬峰的姥姥家就住在兩個公社的交界處,若論直線距離孤山離他姥姥家更近一些,因此他們是在孤山公社車站下的車。
剩下的路就只能靠兩條腿走了。
穿過一片河邊的果園,走過那條叫因吶河的河又經過一個叫山後的生產隊,他們終於在初一到了姥姥家將威大隊窪後生產隊。
窪後生產隊是一個住戶比較分散的生產隊,沿著一條土路哩哩啦啦的人家從東頭到溝里拉出了一個大約兩裡地的陣線。
萬峰的姥姥家住在最東頭的第三家,從姥姥家往東有一個姓從的人家和一戶姓王的人家後就是一片田野了。
東頭都是窪後生產隊的老住戶區了,因為緊靠因吶河夏天一發水就進水,因此後期新蓋房子的人家幾乎都搬到西邊的溝裡去了,現在東頭現在只有人家十幾戶,小孩十多個。
萬峰一家四口到姥姥家的時候已經是大年初一的下午四點多了。
在姥姥家大門口的街上有兩三個小孩在放小鞭,零零碎碎地傳來幾聲鞭炮響。
母親和妹妹進姥姥家了,萬峰和弟弟沒有進去而是和那幾個小孩湊到了一起。
孩子之間幾乎沒有什麼隔閡,三言兩語萬峰就和鄰居家的小孩們玩到一起去了。
可惜只玩了一會兒,小舅就出來把他們哥倆一手一個拉進了屋裡吃飯。
當時的農村還是以粗糧為主,雖說是過年依然有苞米麵餅子,萬峰的弟弟妹妹吃不下去,萬峰倒是吃得挺香。
一連幾天的旅途睏乏終於襲上了身,吃完飯萬峰就倒在炕上睡著了。
第二天一早,姥姥家一左一右兩個鄰居家的小孩就來找萬峰玩。
萬峰從龍江回來的時候他身上還揣著一副撲克和一副棋子非常小的象棋,就是準備到姥姥家後和姥姥家的小孩玩兒的,但是讓萬峰失望的是這裡的孩子竟然沒有一個會玩的。
他們會玩的是滾鐵環滑冰車,再就是一種叫過電的追逐遊戲。
那時候過年是小孩最興奮的時候,不但可以穿新衣服還有比平時好吃一點的食物,最重要的是有鞭炮放。
那像後期的孩子連放鞭炮都不喜歡了,萬峰記得他兒子每逢過年就從來沒到外面放過鞭炮。
那個叫鐵匠的小孩兜裡還剩下幾個小鞭,幾個孩子跑到大街上大呼小叫地噼裡啪啦就放光了,然後就大眼瞪小眼。
“你們有錢嗎?”左邊鄰居家叫從喜成的小孩問萬峰。
萬峰點頭說有,雖然年是在火車上過的,但是壓歲錢母親還是給他們了,萬峰和他弟弟每人一塊錢。
在八零年對小孩來說那可是相當大一筆鉅款。
一塊錢可以買十一本小人書,二十五個二踢腳和二十盤一百響的小鞭。
萬峰的父親在兵團掙工資,當時每月四十七塊零三毛,已經算是高收入的群體了。
“啊你們有一塊錢呀!”從喜成和鐵匠羨慕地說,他們過年的壓歲錢才一毛錢。
“那咱們到合社去買小鞭呀?”鐵匠的眼睛都閃出了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