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龍門飛甲》和《金陵十三釵》已經上映了十天之久。
網路上的各路媒體都在報道《金陵十三釵》和《龍門飛甲》的票房資料。
“上映十天,《龍門飛甲》內地總報收3.41億,徐客公開承認自己做的還不夠好,辜負了無數影迷的信任。”
“《金陵十三釵》賀歲檔中期奪冠,總票房3.632億,十億口號已經成空,還剩三天上映視窗期。”
“七千萬美元成本《地心引力》即將上映,中影董事長韓三坪表示《地心引力》是這麼多年最讓他感到震驚的國產片。”
“張長意在媒體面前坦言《地心引力》沒有任何票房壓力,海外版權已經收回所有成本。”
“《地心引力》海外版權費8241萬美元,創造內地影史版權記錄。”
……
8241萬美元的版權費,可把整個電影圈都嚇一跳,5.2億rmb,而且這還沒加上票房分成。
當前圈內市值最高的華宜,一年下來都賺不到這麼多錢,真就張長意一個人抵圈內規模最大的上市公司。
9月威尼斯電影節結束後,由於《地心引力》三大片方並沒有對外公佈版權收入。當時圈內很多人都認為《地心引力》在海外賣的不好,張長意的十億美元導演名頭不好使,片子質量不行,卻沒想到原來三家出品方在這裡等著呢。
“玩好萊塢的就是比咱們這些玩內娛的強啊。”王忠軍看著網上的報道,自嘲道。
“唉~,好萊塢啊。”王中磊嘆了一句,但他也想不出任何辦法。
華宜的觸手在港島、彎彎都不靈,更不提好萊塢了,張長意之前從好萊塢搬回來的《環太平洋》上個月才剛剛全球下畫,全球票房大賺5.704億美元。
中影、上影、萬達、光線這些圈內有數的大公司,都等著跟在張長意後面吃《環太平洋2》呢。
因為在開發《環太平洋》的時候,明確規定了太平洋影業擁有《環太平洋》全版權,所以《環2》內地的公司能不能繼續上桌全看張長意和太平洋影業。
簡而言之張長意用一個專案就和圈內大部分的巨頭公司,形成了堅實的利益鏈條。
王忠磊覺得就算中影換個董事長,也不敢對琳琅、張長意動歪心思。而自家華宜allin下場,也大機率玩不過琳琅,人家不僅是製片巨頭還是院線巨頭,天然不敗。
其實對於琳琅的強勢崛起,王家兄弟倆早就釋然了。圈內實際上的民營龍頭你琳琅拿走,名義龍頭我華宜拿走,反正你們琳琅也從不營銷這件事情。
25號當天,電影局連發兩條通知。
“駁回《龍門飛甲》延期上映申請。”
“駁回《金陵十三釵》延期上映申請。”
雖然沒能拿到延期秘鑰,但這一點都不妨礙於東的好心情,因為《金陵十三釵》北美票房撲街了。
《金陵十三釵》的北美髮行商WrekinHillEntertainment及Row1Prods給片子走的是衝獎模式,走長期做點映,22號正式開始點映。
Row1Prods把《金陵十三釵》向奧斯卡提交了單項獎的角逐名單,從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到服裝設計,總計13項。
還有以國家為單位投遞的最佳外語片,一共十四項。
可是公佈入圍名單的時間還沒到,《金陵十三釵》的點映就先撲了,北美的ABC們根本不看《十三釵》。
(ABC:在美國出生的華裔後代)
爛番茄上《十三釵》的專業好評率更是隻有30%,而以往參評奧斯卡的外語片,好評率至少達到80%才有希望獲獎。
《好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