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晉一直都很納悶,這些話都是怎麼傳到崔同那兒的。
後來趙潛有一次在一個飯館意外碰到了楊天遠和崔同吃飯。他上前打招呼時,楊天遠的表情很有些不自然。
那時部門每個人都對崔同敬而遠之,而楊天遠卻公然去和崔同吃飯,不能不讓人多想。
這次楊天遠被破格提升為副主任,這種懷疑似乎就坐實了。
而這盤棋似乎還遠未結束。蔣方中、韓晉的離去也還只是開始。
和曉羽這次通話後沒多久,田熙知道了一個更為震驚的訊息:雜誌社社長高群要離開稜鏡週刊了。
高社長是稜鏡週刊的創刊人,也是稜鏡週刊這艘大船的掌舵者。這艘大船的架構、行進的方向,幾乎都是他一手定下的。沒人能想到高社長有一天會離開稜鏡週刊。
接替高社長的人是馬總,意料之中,卻又似情理之外。
據曉羽說,雜誌社早就有傳言說馬總在為社長一職籌謀,“不管怎麼說,如今馬總也算是得償所願了。”
馬總升任社長後,大新聞中心的所有事務完全都是崔同一人說了算。
在高社長走後不到半個月,崔同向馬總提議取消深度新聞部,理由是深度新聞部報道的很多敏感事件,給雜誌社帶來了很多麻煩,也引起了上級領導的不滿。
此舉遭到各部門主任的一致反對,深度部主任隨後也憤而辭職,部門八個記者也跟著他辭職。
此後,雜誌社又陸續有十幾個極為優秀的記者或編輯辭職,對稜鏡週刊來說,實在損失慘重。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人才地震。
沒過多久,崔同原先扶持上位的社會新聞部主任楊天遠,到底因為太年輕,難以服眾,更在一場大型災難報道中因判斷失誤,導致貽誤了報道先機引來頗多詬病。
人才流失太多太快,老馬將目光投向了裴景遇。他曾是社會新聞部出來的人,如今再回去帶這個部門,應該是最合適的人。
裴景遇同意了。不過,他有一個條件,將原深度新聞部剩下的為數不多的記者們併入社會新聞部,重新成立深度新聞組。
“那誰來帶深度組?”老馬問。
“我來帶。”裴景遇冷靜地說出這句話,顯然他早已深思熟慮過。
老馬有點不敢相信地看他一眼:“你想好了?深度新聞和社會新聞一樣,都是最需要耗費精力和時間去指導的,帶兩塊業務可就有兩份責任。你在深度和社會新聞部都呆過,任務有多重你該知道。你真的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裴景遇毫不遲疑地回答。
老馬考慮了一會兒,“行,就照你說的辦。”
就這樣,曾經顯赫一時的稜鏡週刊深度新聞部縮減為一個小組,併入了社會新聞部。
“稜鏡週刊絕不能放棄深度新聞,否則今後網路傳媒發展起來,傳統媒體就沒有任何優勢可言。”裴景遇後來對田熙這樣解釋。他的聲音在電話那頭聽起來有些累,或許是有太多的事情要他去操心。
唐曉羽私下裡沒少對田熙感嘆,“我覺得裴景遇好不容易。以前新聞中心有那麼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一起喝酒,有單純的新聞理想可以一起堅守。可是現在,他們都走了,只剩下裴景遇還在孤軍奮戰力挽狂瀾……”
可惜田熙不能幫裴景遇分毫,給他打電話想要安慰他,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還是裴景遇安慰她:“我沒事,那些事情,我能處理好。倒是阿姨的病,現在怎麼樣?”
“還好,醫生說媽媽目前狀態都還不錯。”
田熙嘰裡呱啦地說了一通媽媽的病情。
“好就好。“裴景遇頓了頓,好一會兒,他才聲音低低地說,“田熙,我好想你。”
田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