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王朝建立十幾年有餘,一直內憂外患,內有國朝奠基不深舊朝臣子蠱惑人心,外有其他國家虎視眈眈,是以第一任皇帝為了得到百姓的信任,不斷給予百姓恩惠,同時鼓勵百姓開放江南,進行漁業生產,進而鼓勵商的發展,在大夏,一個磚頭扔下去,都有可能砸中一個商人,特別是海商,國內外物品的買賣,能夠更大的引起兩方人民的興趣,進而加大自己的財富。但不可否認的,不是誰都可以有這般好的頭腦或是機遇,加上海上倭寇騷擾以及海外有些有害物品的傳入,官府對其有了些限制。
九塘鎮是江南地區出了名的,你若說哪個鎮最為繁華,那必定是九塘莫屬,但僅僅依靠其靠海很難長久,有的是這裡的縣令大力扶持,是真正的重商之官,但九塘鎮的人都知道,這縣令重商是一回事,但若是用一個字描述,愛錢才最貼切。
是以誰若是在九塘鎮犯了案,最重要的一環節就是給與縣令更多的好處,但這縣令也並非完全見錢眼看,毫無底線,相反這縣令只是對一些小案或者不觸犯他底線的案子進行幫助,再加上縣令與這上下兩層官員關係甚是好,這幾年也不會出些什麼大事。
說起縣令,平民百姓還可打打趣,說縣令是個守財奴,你若是在縣令外出時當他面前吐槽,他也只不過在圓滾滾的臉上咧出一個微笑,小眼睛咪一咪,說一句“守財奴不太好聽。”可若是說那縣令夫人,估計就沒人敢說話了。
縣令夫人是誰?是那縣令從外面“撿”回來的一個女子,該女子十六七歲的時候就跟著縣令,縣令的好處倒是一個都沒學到,愛錢重勢倒是學的不錯,但與縣令最大的區別就是縣令夫人甚是殘暴和潑辣。你若是在她面前說她一句守財奴她能把你從早上說到晚上,全程不帶丁點髒字,卻讓人懷疑自家的教養或者喊上幾個大漢暗裡揍你一頓。
但縣令一直對九塘縣秉承著言語自由的理念,對於城裡對二人的評價一項不予理會,而縣令夫人...只要...只要不被她聽到,一切都沒事兒。
是以,自蘇錦家的事發生之後,這圍觀的群眾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再一傳十十傳百,沒過個幾天茶樓裡便有說書先生繪聲繪色地講述當時發生的一切。
啥?你說縣令夫人不會來茶館嗎?會啊,可奈不住大家喜歡聽呀,若是那家茶館說書先生講的好,指不定幾日茶樓爆火,不就是被罵一頓,被暗揍嘛,沒事沒事。
原先縣令夫人去到茶樓,興高采烈地叫了一茶壺,剛準備在包間坐下,只聽一樓大廳裡掌聲震天,只覺十分有趣,耐心一聽,卻發現是自己的事,那叫一個氣啊,一怒之下便出了茶樓,原本準備暗地裡揍說書先生,但讓手下去打聽了一下,九塘鎮到底有多少說書先生每天講自己的故事,這一查...發現九塘鎮沒有哪一間不講並且只要一講必定滿場坐席,瞬間就不氣了...一拍大腿,那就投些銀錢進去吧!
“且說那錢婆子,見到縣令夫人的那一刻,臉都被嚇黑了,你們說說她是為什麼?”說書先生醒木一敲,在座聽得津津有味的人開始七嘴八舌。
“這縣令夫人太醜了吧。”有人大聲道,說完周圍皆是一片鬨笑,那人不明白自己為何被笑,臉剎時紅了。
“縣令夫人可是大美人,年過三十,美貌仍在。”說書先生含笑回道。
“這說書先生倒有些意思,這麼誇獎縣令夫人的嗎?”紫珠拿著手帕捂了捂嘴,輕笑道。
“這縣令夫人當得上。”蘇錦拿起一杯茶往嘴裡送,緩緩道。
“可這說書先生明顯就是站在縣令夫人那一家的啊。”紫珠有些疑惑。
“這不就是縣令夫人的茶樓?有啥大驚小怪的。”蘇錦透過窗子看了看外面的大街,說道。
“啊?這這...”紫珠頗有些驚訝,話還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