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家的大恩人,我們家能安穩踏實過到現在,沒餓死沒凍死,顧隕他閨女能好好地上學,都是託了他們的福。”

鄒小寧前面已經哭成了淚水,一雙眼睛又紅又腫,卻在說這些話的時候,鏗鏘有力,一點都不含糊。

領導便把視線轉移到了葉禾禾與葉母身上。

葉母雖然是一介農婦,卻因為天生的性格,並不怵領導,樂呵呵道:“大家都是鄉里鄉親,遇到困難幫一把是應該的。她男人是去當兵打仗,為國家賣力的,我們家男人是大隊長,我閨女也是讀過書的,思想覺悟都比較高,經常跟我們說呢,這些為了國家拼命的人,要被好好對待。”

她說話並不文縐縐,但聽著卻讓人十分舒坦。

幾個領導都露出了滿意的神色,有一位甚至當場對葉母進行了表揚,對比著前面那個說什麼貞潔顧家的,大讚葉母思想先進,大家應該向葉母學習。

葉禾禾也被表揚了。

葉家人再一次,出盡了風頭。

跟葉家人關係好的那些人樂得合不攏嘴,以往就羨慕嫉妒的,這次更是酸得幾天吃飯都不用醋,肚子裡已經夠多酸水了。

有些人嫉妒瘋了,甚至開始臆想,說葉禾禾跟葉母早就知道鄒小寧的男人死了,國家會來補償她,所以提前巴結呢。

這話就說得十分可笑了,且不說要不是陸松石有關係有人脈,又對這件事上心,恐怕鄒小寧等到死,都依舊等不來表彰。

再者,葉禾禾沒有跟鄒小寧交好之前,葉父就已經格外關照顧家了,不然他們兒媳婦孤女寡母,哪裡能那麼安安穩穩地生活。

那些嫉妒的人也就敢在背後嚼舌根,如今葉家人風光著呢,他們當面一個屁都不敢放。

唯一敢當眾放屁的,只有葉家奶奶,她一向不喜歡葉禾禾與葉母,巴不得倆人過得不好,可倆人卻越過越好,現在都成了婦女的楷模典範了,老太太哪裡能嚥下這口氣。

過年那幾天親戚朋友們串門,她逢人就開始說葉母和葉禾禾的壞話,一會兒說倆人不守婦道,一會兒說葉禾禾沒福氣,只能生丫頭,結婚這麼久了,還沒生出兒子。

葉母跟葉父只跟葉大伯和葉家奶奶斷了來往,跟親戚們依舊往來呢,這些親戚們平日裡也有不少人,接受過葉父葉母的幫助或者恩惠。

他們聽葉家奶奶絮絮叨叨說葉母和葉禾禾的壞話,一個個臉色都不大好看,有些性子綿軟些的,就只是聽著,不多嘴不表態,還有那性子直爽的,當即就把葉家奶奶懟了回去。

“您歲數都這麼大了,怎麼嘴上說話這麼不中聽啊。領導都發話了,讓我們這些思想還比較落後的跟著她們學習,您怎麼還在背後這麼說啊,就不怕領導聽見?”

葉家奶奶想反駁,又不敢。

思想教育的風潮過去還沒幾年,她可不敢亂說話,不然哪怕是她這個年紀,也要被拉去好好教育一番的。

眼看親戚們也都紛紛站在了葉母那邊,她氣得年還沒過完,就病倒了,躺在炕上痛苦的哀嚎,惹得葉大伯跟她大吵一架。

葉禾禾聽說了這個訊息後,差點笑得從椅子上翻下去。

葉母更是樂得不行,中午飯多吃了一大碗。

冬去春來,轉眼又到了春忙的季節。

一年之計在於春,現如今,村裡人不僅要種麥子,還要在大棚裡種蔬菜,一天到晚忙得不可開交。

陸松石再次提議,開闢出水田,改進種植方法,不再是過去那種只是為了給村民們多點糧食而種的稻子,是可以上交,可以去供銷社賣的大米。

因為他的幾次提議,村民們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現如今他只要有什麼想法,村民們幾乎都是一呼百應,沒有不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