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紹儒回臨江了?”司馬悠然臉色微變。

“嗯,沒錯,他剛好上個月回的臨江,昨日為你接風洗塵的宴席,我原本是邀請過他了的,但是他拒絕了……”陳明宇說道。

“那……月兒呢?”司馬悠然低著頭問道。

陳明宇知道司馬悠然在想些什麼,但也無可奈何,只能嘆息道:“此次紹儒兄是一個人回的臨江……月兒……應該還沒有找到……”

司馬悠然聽了,輕輕的點頭道:“多謝明宇兄相告……時候也不早了,我便先回去了。”

“那好,悠然兄慢走……”陳明宇心裡清楚,既然司馬悠然知道了楊紹儒已回臨江,肯定會去找他;陳明宇也不希望楊紹儒就這樣一直頹廢上去。

兩人相互道別後,司馬悠然便離開了陳府。

一想到楊紹儒,司馬悠然心裡就一陣難受。

楊紹儒,臨江人,臨江才子中的一員,與車天絡一樣出生市井,家裡經營著一間小酒館。楊紹儒十二歲那年,楊父病故,楊母不堪生活重負離家出走,將兩個孩子——楊紹儒和他八歲的妹妹楊月留在了臨江自生自滅。萬幸的是,街坊鄰居可憐這倆沒人照料的孩子,時常給楊紹儒家送一下柴米油鹽,而楊紹儒也並沒有被生活的艱辛打倒,他開始重開家裡的小酒館。白天,楊紹儒和楊月在小酒館裡照顧生意;晚上,楊紹儒則專心的研究詩書,而楊月則在一旁編制一些草鞋;草鞋可以放在小酒館裡售賣,賣出的錢用以補貼家用。

兄妹倆就這樣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轉眼五年過去了,楊紹儒憑藉著自己的努力考進了臨江有名的學府——臨江書院,在臨江書院裡,楊紹儒結識了司馬悠然、陳明宇等人。自此,楊紹儒便開始專心的投入在了臨江書院學習生活中去,小酒館的生意則交給楊月照料。

在楊紹儒看來,在臨江書院的那幾年是他人生中最開心的日子。

司馬悠然等人從未嫌棄過這些出生市井的才子們,反而很是欣賞楊紹儒等人的才華和積極求學的精神。有時眾人會去楊紹儒家的小酒館喝點小酒,有事則是陳明宇宴請大家去凌舞閣吃大餐。或俗或雅,各有各的樂趣。

楊月也認識了司馬悠然等人,而司馬悠然等人大多都是獨生,所以很是寵愛這位小妹妹,每一次來楊紹儒家喝酒的同時,都會給楊月帶一些禮物,而楊月也很喜歡這些哥哥們。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

司馬悠然被詔入京城的兩個月前的一天,楊紹儒與陳明宇等人約好了在凌舞閣一齊觀賞陳明宇剛剛得到的一幅名家書畫,當日司馬悠然跟其父約好了一齊去郊外垂釣,便沒有去觀賞那名家書畫。

那一日,楊紹儒像往常一樣的出門,出門前囑咐妹妹照看好小酒館,而楊月也是將哥哥送出門後便開始打掃小酒館內的衛生。

陳明宇等人觀賞書畫後,藉著興致便叫了幾乎酒,所以等晚上散場的時候,眾人皆是有一點小小的醉意。

楊紹儒回到家後,發現家裡的燈並未點著。

“月兒今日睡得這麼早嗎……”楊紹儒如此想著。便抹黑點燃了主燈,走進了裡屋。

但是他發現楊月並不在家!

“難道月兒還在酒館嗎?酒館夜裡不是不開門嗎?”楊紹儒雖然喝了酒,但是還算是清醒。便來到了自家的小酒館。

小酒館的門是關著的,裡面也沒有點燈。楊紹儒掏出鑰匙開了門,卻發現楊月也不在小酒館。

這下楊紹儒可真急了,他開始敲街坊鄰居家的門,問的也只有一個問題:“您看到月兒了嗎?”

街坊鄰居的答案近乎一直:楊月早早的便將小酒館關門,說是回家為哥哥準備晚飯。

楊紹儒慌了神,他跑到了司馬相府來找司馬悠然,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