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堯涅兩國大戰,涅國軍隊不敵堯國軍隊,接連敗退,涅國也丟失了數座城池。
為了改變戰局,逼迫堯國撤軍,涅國在堯國皇宮中的奸細成功下毒當年的堯國君劉倬,並以解藥相要挾,要求堯國歸還之前大戰時所佔據的所有城池。
堯國君劉倬昏迷不醒,一時間裡,堯國上下人心惶惶,堯國首席御醫方勝海用盡畢生所學也只能勉強將劉倬的姓名吊住,並言明:劉倬最多隻能活十天,十天之後要是還沒有解藥,那就神仙難救了。
對此,堯國皇后當機立斷,決定暗中向元國求援,當年的天下醫術第一人便是有“醫仙”之名的元國太醫署的王百草,如果王百草也對劉倬所中之毒束手無策,那劉倬就真的神仙難救了。
元國答應了堯國的求助,同意讓王百草醫治劉倬,但前提是,劉倬必須前往元國京城接受醫治,否則將拒絕堯國的求助。堯國皇后無奈,為了確保劉倬在元國的安然無恙,便要求元國送兩名皇子到堯國為質,元國先帝也同意了這一要求,將當時的太子和二皇子送到了堯國,堯國方面,則讓堯國大公主劉依依、三皇子劉霽、五皇子劉惕陪著劉倬一起來到了元國京城。
堯國眾人入京之後並沒有受到任何的刁難,反而是元國將堯國眾人衣食住行保障的十分全面。其實當年先帝之所以非要劉倬入京醫治,主要還是為了元國的威嚴,若是堯國一求助元國便派人前往元國,未免會讓自視甚高的元國百姓說閒話。至於堯國要求元國送去兩名質子,其實先帝李順是不想答應了,不過經過了當時的五皇子李麟銘的勸解之後,先帝才勉強同意。
劉倬一到京城,王百草就開始致力於劉倬的病情,不出幾個時辰就還了眾人一個心安:“此毒可解,堯國君有救。”雖然已言明可救劉倬,但王百草也表明,雖然毒可解,但是需要十分繁瑣的治療過程,最少也得月餘才能完全治癒劉倬。
王百草開始醫治之後,劉倬的病情也得以控制,便不在有“吊命十日”的說法。
李麟銘又建議先帝讓元國做和事佬,於是先帝便親自修書給涅國國君,以求得堯涅兩國暫時休戰,否則便會讓元國軍隊加入這場國戰。
原本收到密探訊息的涅國國君在得知劉倬已到京城的時候,是打算讓涅國軍隊大舉進攻的,但元國皇帝書信一來,涅國軍便只能無奈的讓涅國軍隊撤軍了,畢竟堯涅大戰已讓涅國元氣大傷,若是此時元國再過來插一腳,那到時涅國必定會遭受元堯兩國之重擊!
就這樣,劉倬便留在了京城安心治病解毒,就在劉倬治病的期間,他那陪著他來到元國的三個兒女結識了當時還未顯山露水的李麟銘和司馬千燁等人。
因為接待劉倬等人的事情是由李麟銘負責,所以當時司馬千燁等人以劉倬的三個兒女走動十分頻繁,走動間,司馬千燁與劉依依漸生情愫,但是此時的司馬千燁還不是元國丞相,只是當時還是皇子的李麟銘府中的一名謀士,雖說李麟銘有心撮合二人,但卻被司馬千燁以“大事為重”為由所拒絕。
其實司馬悠然心裡清楚,無論他與劉依依有多相愛,現在的他的身份也入不了堯國皇族的眼。
在劉倬病癒離京前一天,司馬悠然與劉依依夜會摘星居,司馬悠然向劉依依許諾,待到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時,定會向堯國君提親。
後來李麟銘奪得皇位,司馬悠然官至丞相,李麟銘便親自修書向堯國提親,而劉倬也意外於李麟銘和司馬千燁等人的突然崛起,其實他當年是知道劉依依和司馬千燁的事情的,不過他並未在意。當年回國之後劉依依因為害怕劉倬安排婚事,便以:為父王祈福為由,住進天泉寺,終日與佛為伴,劉倬心疑,派人調查之後得知自己的大女兒既然與元國一名謀士私定了終身。
不過劉倬也並不惱怒,他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