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日月盈昃。

數年之後。

東山域臥龍郡常山峰,新的一日到來。

晨曦初破雲層,金燦燦的光芒灑滿整片土地。

常山峰的山腳,興建了一座寬廣無比靈臺,來自於四面八方的年輕俊傑匯聚於此。

東華宗內傳聞,常山峰乃是東華宗大尊傳道授業之所。

只要是心懷夢想、渴望成為那傳說中的強者的少年天才,盡皆可以拜於大尊門下,尋求登仙蛻凡的終極奧義。

一位位弟子盤坐於寬廣無比的靈臺之上。

此靈臺,也被眾修喻為‘大尊靈臺’,其來歷也是眾說紛紜。

有人說,此靈臺是東華三尊成道之所。

有人說,靈臺乃是大尊唯一親傳弟子蕭師所創制。

也有人說,靈臺曾是東華上宗的大尊道場,傳承而來,所以名為大尊靈臺。

其中,眾修最信服的便是蕭師所創制的傳聞。

蕭師乃是大尊唯一弟子,大尊親傳,也是此世間第一等的道師。

其門下三親傳,幾年之內連破數境,三人皆是搖光高修,年輕有為,盡顯未來大修尊者風采。

大尊靈臺,以無數翠玉石板鋪就而成,每一塊石板之上,都有著繁複的陣紋。

傳說,這些陣紋是東華上宗陣法大師親自刻畫,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聚靈陣,眾修在其中導引修行,感悟天地。

靈臺四周,古木參天,枝葉繁茂,偶爾有幾束陽光透過葉縫灑下,形成斑駁的光影。

靈臺的最前方,存在著一道深不見底、無比幽深的大淵。此淵名為,大尊靈淵。

靈淵之中,一柱龐大且厚重的雲柱從幽深而起,直衝雲霄,接連天地。

雲柱旋轉不停,散發著恐怖的聲威,卻被一層無形的障壁所籠罩,觸碰不得眾修分毫。

眾修能從其中感受到磅礴狂暴的靈機,頗為震撼。

靈臺之上,不乏極為年輕的面孔,也有很多成熟穩重的老修。

眾修無一例外,皆在靈臺之上盤坐,調動體內稀薄的靈力,逐漸溝通靈臺之上飄渺不定的靈氣。

在眾修的最前方,一道身著古樸長袍的身影緩緩浮現,雖然長袍樣式頗有古意,但其容顏俏立,氣質冰清出塵。

眾修紛紛眼熱沸騰,紛紛言道:“洛師!”

洛師懸浮在眾修上方,身側環繞著淡淡的光暈,這正是搖光境修為的表現。

細看之下,洛師並非單憑靈力御空而行,而是足底不斷浮現冰潔顏色。

顯然,洛師在水行寒屬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借力行空,用此般技巧實現御氣而升,足可見其修為之精湛。

洛師年紀雖輕,但目光相較於眾修卻是頗為深邃,似是有著很複雜的過往經歷。

洛師的目光緩緩掃視著眾人,淡淡的說道:“歡迎新一屆弟子拜入常山,我為此屆道師,洛魚。”

“在引領你們正式修行之前,我希望和你們講一個故事,這也是當初大尊親臨,指點於我的故事。”

眾修聞此紛紛打起精神,豎起耳朵仔細聆聽。

小道訊息相傳,常山大尊乃是東華三尊中唯一顯世的大尊,同時位於三尊之首。

此等無上存在所流傳之物,哪怕是一則寓言,也能讓眾修感悟頗深,收穫頗豐。

“在這片大陸之上,天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則是每一個人的心性和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品質。”

洛師一字一句鏗鏘有力的言說著,每一個字似乎都充滿了無盡的力量。

“大尊遊歷天下之時,聽到過一個少年天才的故事。”

“此少年,被其族人譽為百年難遇之天才,三年凝